[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2203.9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考可辰;门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H05B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纳米 柔性 复合 发热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原料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硫酸和硝酸混合均匀后放入油浴锅中进行回流处理,将回流后的溶液倒入去离子水中,通过反复抽滤除酸至滤液PH为7,然后将碳纳米管配制成分散溶液后进行过筛处理,最后将过筛后的碳纳米管烘干完全后使用石英研钵研磨充分后备用;
2)预处理碳化硅纳米线:将碳化硅纳米线溶于分散介质中,然后滴加硅烷偶联剂作为分散剂对碳化硅纳米线进行改性处理,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后进行过筛处理,过筛处理后使用抽滤装置进行抽滤,最后将抽滤后的碳化硅纳米线烘干完全后使用石英研钵研磨充分后备用;
3)配制碳纳米管/碳化硅纳米线分散液:将经过预处理的碳化硅纳米线与碳纳米管溶于乙醇中,然后放入超声机中进行超声处理,分散得到不同比例混合的碳纳米管/碳化硅纳米线分散液;
所述的步骤3)中碳纳米管与碳化硅纳米线混合质量比为1:0.5-2;
4)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膜:在剪裁好的聚丙烯膜两端贴铜导线,分别将步骤3)配制的分散液均匀涂覆于膜与铜导线上后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继续重复涂覆与干燥的工作直至涂覆完成,经充分干燥后进行封装即得所需的柔性复合发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分散溶液的配制过程为将碳纳米管溶于分散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质量分数5%的碳纳米管分散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硫酸、硝酸的质量比为0.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散介质为乙醇与乙二醇,分散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乙醇、乙二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3:0.1,碳化硅纳米线与整个分散体系质量比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与步骤2)中均使用60目铜网过滤筛进行过筛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涂覆的膜为聚丙烯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碳纳米管柔性复合发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封装装置为封塑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2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