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及光电倍增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2963.X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6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德坦;孙建宁;徐海洋;任玲;王兴超;黄国瑞;金真;金睦淳;李珅;李冬;顾燕;石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3/06 | 分类号: | H01J43/06;H01J43/08;H01J43/10;H01J4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650217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电倍增管 自动 扩张 聚焦 | ||
1.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支杆、金属布、固定机构、转轴以及触动弹片,其中:
扩张支杆、转轴以及触动弹片一一对应,并围绕固定机构设置;
转轴设置在固定机构上;
多个扩张支杆,沿着所述固定机构的边缘并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地安装;多个扩张支杆在初始状态下垂直固定在固定机构的正上方,依靠重力呈收拢状态;
金属布以褶皱收拢的初始状态围绕固定机构的中心轴线而设置,每个扩张支杆与金属布的褶皱边缘位置固定连接,使得金属布可随着扩张支杆的运动而展开;
每个触动弹片的一端与对应的扩张支杆固定,并且触动弹片在自动扩张聚焦极铟封到光电倍增管的玻璃球壳过程中带动扩张支杆旋转,使得扩张支杆朝向径向尺寸扩张展开,因而带动金属布展开,进入扩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构造为片状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支杆围绕固定机构均匀地排列形成圆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支杆在初始状态下呈收拢状态时,所述聚焦极的外径小于9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支杆在释放后呈扩张状态时,所述聚焦极的外径大于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支杆具有固定部以及延伸部,其中固定部被设置用于与金属布固定连接,延伸部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到固定机构上,并且朝向远离金属布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部分具有偏离固定机构的边缘的趋势,形成偏离部,该偏离部的端部与触动弹片固定连接,并压紧触动弹片,在初始状态下,使得触动弹片具有保持朝向径向向外张开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弹片位于临近固定机构边缘的位置并朝向外伸出,该触动弹片被设置成在自动扩张聚焦极铟封至光电倍增管的密封壳体内时受到密封壳体的过渡封接部分边缘的阻挡约束而触发,使得触动弹片向外张开的状态被约束而朝向固定机构的中心轴线方向收缩,因而带动扩张支杆沿着偏离固定机构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翻转转动,并使得金属布的褶皱收拢状态得到解除,随着扩张支杆转动得以展开,并随着铟封到位而定位,进入扩张状态。
9.一种具有自动扩张聚焦极的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光电阴极、自动扩张聚焦极、电子倍增系统以及引线系统,其中:
密封壳体,由球状部分和过渡封接部分构成;
自动扩张聚焦极,位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置于光电阴极和电子倍增系统之间,用于收集由光电阴极产生的光电子,该自动扩张聚焦极在其被铟封至过渡封接部分时自动触动并朝向径向尺寸自动扩张,该自动扩张聚焦极具有可被触动而展开的多个扩张支杆以及与支杆固定并随着支杆展开而同步展开的金属布,所述多个扩张支杆具有依靠重力形成环状分布的收拢状态以及朝向聚焦极径向尺寸展开的扩张状态,在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多个扩张支杆被设置成通过触动弹片弹力定位,所述金属布具有褶皱收拢的初始状态,每个扩张支杆在收拢状态下与金属布的褶皱边缘位置固定连接,使得金属布可随着扩张支杆的运动而展开;
光电阴极,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并位于上表面;
电子倍增系统,置于所述自动扩张聚焦极下方并将其收集到的光电子进行倍增;
引线系统,置于所述电子倍增系统下方且穿过所述密封壳体的过渡封接部分将电信号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9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