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虫一年两防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3221.9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蒙月娟;农志艺;黄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天利农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3 | 分类号: | A01N65/03;A01N59/16;A01N43/16;A01N25/08;A01N25/10;A01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谭月萍;黄启行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线虫剂 肥料混合 线虫杀灭 土层 防效 沟施 线虫 穴施 防治 繁殖期 植物根 周线 基数 生长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虫一年两防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冬至前后,使用杀线虫剂或将杀线虫剂与肥料混合后,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周15‑25cm的土层;(2)然后在春分前后,使用杀线虫剂或将杀线虫剂与肥料混合后,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周15‑25cm的土层,即可。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重点在防不在治,使用时间精准,防效时间长,经过冬防和春防,两者的防效周期长达半年,一方面在线虫活性最弱的时期将线虫杀灭,另一方面在线虫进入繁殖期之前将线虫杀灭,两者共同达到减少植物根周线虫基数的目的,进而全年保护作物的健康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虫一年两防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线虫是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的问题,所以市面上的杀线产品非常多,但真正对线虫的防治效果好的很少。如果种植户对线虫的防治时期把握得不准,无形中会减弱杀线剂的防治效果、增加用药量及用药成本,同时长时间使用同一种产品怕会产生抗性,所以经常换产品交替使用。线虫危害根系,种植户们往往会忽视地下看不见的这一部分,看到黄叶或是香蕉长势弱只会加强对地上部分的养护,最根本的根系却没得到很好的处理,长年使用没有沤好或劣质有机肥导致土壤中线虫基数增高。
现有线虫防治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包括(1)灌溉:将线虫淹死;(2)深翻和日晒土壤:将线虫晒死。化学防治一般为用杀线剂杀灭线虫,主要有熏蒸类药剂和触杀类药剂,包括溴甲烷、必速灭、克线丹、呋喃丹、涕灭威等。传统的物理防治方法,田间操作难度大,比如灌溉法将线虫淹死,首先丘陵地地形难以灌溉,其次水淹2-3周才能将线虫淹死,很多作物都不能承受水淹2-3周。传统的防治线虫的药剂,有烷烃类、有机磷类,属于高毒、高残留产品,对人、动物、作物均有害,违背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传统药剂对地下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线虫的防治作用却不大;目前的防治技术还停留在“见虫打虫,见病治病”的阶段,线虫危害作物,导致出现线虫病症状与植物的缺失症状有很大的相似性,线虫病的误诊率非常高,难以对症下药,以这种方式去防治线虫,成本高,见效慢,同时已经造成了作物不可逆的产量与品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时间精准,防效时间长,能最有效的降低土壤线虫基数,减少线虫对植物的危害,有效保护作物健康生长的线虫一年两防的防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虫一年两防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在冬至前后,使用杀线虫剂或将杀线虫剂与肥料混合后,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周15-25cm的土层;
(2)然后在春分前后,使用杀线虫剂或将杀线虫剂与肥料混合后,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周15-25cm的土层,即可。
较佳地,所述冬至前后为冬至前后5-8天,所述春分前后为春分前后5-8天。
较佳地,所述杀线虫剂的使用量为2.5-3.5kg/亩。
较佳地,所述杀线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阿维菌素1-10份、氨基寡糖素1-5份、纳米银溶胶0.2-1份、木质素磺酸盐1-5份、海藻活性物质3-10份、凹凸棒石粘土粉末10-30份、防冻剂1-3份、增稠剂0.1-0.5份、第一微囊缓释剂1-8份、第二微囊缓释剂2-10份及水10-20份。
较佳地,所述海藻活性物质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海藻清洗干净后,压榨破碎藻体;
(2)然后加入海藻1-3倍重量份的水,在50-65℃条件下浸提1-2h,得到浸提液;
(3)将所得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即得所述海藻活性物质。
较佳地,所述纳米银溶胶为50-1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天利农资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天利农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3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