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4131.1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荣;曹怡鹏;孔胜淼;朱玉梅;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40/22;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中继 网络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的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当存在N级RN级联时,第k(1=kN)级RN接收到上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后,判断本级RN是否为末级RN,若为非末级RN,则将第一数据包透传至下一节点,实现了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一步的,由于每一级RN在接收到上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后,不是将其作为用户面数据对其直接进行GTP‑U封装,而是将数据包透传给下一节点,从而避免了S1用户面数据的多级嵌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改善覆盖、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以及进行临时布网,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提出了中继(Relay)技术。现有技术的中继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是在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基站(Evolved NodeB,eNB)之间增加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其中,UE与RN之间以及RN与eNB之间均通过无线连接,UE通过Uu接口接入RN,RN通过Un接口接入eNB。通常,在中继网络架构中,原有基站eNB被成为施主基站(Donor eNB,DeNB)。中继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为,下行数据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服务网关(Serving Gate Way,SGW)或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 Way,PGW)先到达DeNB,然后再传给RN,RN再传输给UE;上行过程则与之相反。实际应用中,通过对RN和DeNB之间的位置进行合理部署,可以实现扩大网络覆盖以及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
在图1所示的中继网络中,DeNB除了具有一般eNB的功能外,还代理了RN和MME以及RN和S/PGW之间的S1消息,使得S1接口的用户面终止于RN,从RN的角度来看,RN就好像直接连接到了MME,而不是通过先连接到DeNB再连接到MME,即RN认为DeNB就是MME。
图2A和图2B分别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针对中继网络架构定义的数据传输的信令面协议栈和用户面协议栈,但是,图2A和2B所示的协议栈是针对如图1所示的单级中继网络定义的。对于多级中继网络,由于存在多个RN级联,按照图2A和2B所示的RN的协议栈,以上行传输过程为例,当前RN接收到上一节点的IP数据包后,直接将其作为用户面数据进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传输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层和IP层的封装,然后通过空中接口协议发送给下一节点,这样会导致S1用户面数据的多级嵌套。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实现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避免出现S1用户面数据的多级嵌套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多级中继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所述多级中继网络中的中继节点RN,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判断所述RN是否为末级RN,所述末级RN是指UE接入的RN;
若所述RN为非末级RN,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透传至下一节点。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透传至下一节点,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依次进行物理PHY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PDCP层的解封装,得到第一IP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