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4339.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通瑞坤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K13/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计 无线充电 滤波放大电路 处理器电路 检测系统 内部电路 手持外壳 显示装置 智能终端 无线传输电路 数据输入端 测量数据 充电问题 红外探头 无线传输 显示数据 配合性 输出端 底座 保存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系统包括温度计(100)和智能终端(200);温度计(100)包括:手持外壳(1)和内部电路(2);显示装置(12),设置于手持外壳(1)上;内部电路(2)包括:滤波放大电路(21),与红外探头(11)连接;处理器电路(22),数据输入端与滤波放大电路(21)连接,显示数据输出端与显示装置(12)连接;第一无线传输电路(24),与处理器电路(22)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终端(200)通信。本发明使得无需儿童接触温度计,提高了儿童的配合性;另外,父母也无需担心充电问题,只用将温度计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即可;采用无线传输方案使得对测量数据进行保存于查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但养育儿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读书识字,孩子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令很多新晋父母无所适从。生儿育女是无法练习的,父母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呢,幸好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众多智能产品。
脆弱的儿童格外容易伤风感冒,如何才能时刻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呢,家里常备一支体温计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体温计测量过程往往太过复杂,宝宝也不愿意配合。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线充电温度计检测系统的方法,系统包括温度计和智能终端;所述的温度计包括:手持外壳和内部电路;所述的手持外壳上设置有:
红外探头,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的一端;
显示装置,设置于手持外壳上;
所述的内部电路包括:
滤波放大电路,与红外探头连接;
处理器电路,数据输入端与滤波放大电路连接,显示数据输出端与显示装置连接;
第一无线传输电路,与处理器电路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
无线充电电路,向处理器电路进行供电,包括顺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稳压电路和温度计电源,温度计电源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电路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
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电路类型相同的第二无线传输电路;
所述的方法包括:
手持温度计,将红外探头对准儿童的待检测部位,红外探头采集儿童待检测部位的温度数据,通过滤波放大电路进行滤波与放大后发送至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进行数据分析后发送至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同时处理电路将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传输电路发送至智能终端进行保存,父母可通过智能终端查看历史时间与历史数据;
在使用完成后,将温度计放置于无线充电底座上,接收线圈接收到充电电磁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之后通过整流稳压电路发送至温度计电源进行电源存储,温度计电源并向处理器电路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持外壳上还设置有防滑握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持外壳上还设置有一个按钮开关,所述的按钮开关连接于温度计电源与处理器电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通瑞坤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通瑞坤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