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4392.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一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琳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益诺唯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47 | 代理人: | 肖婉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剂 制备 富硒土壤 聚己内酯 天然富硒 硒源 过磷酸钙 聚乙二醇混合物 大米 氯化钾 复合益生菌 硫酸二氢钾 土壤改良剂 富硒大米 缓慢释放 聚乙二醇 重量份数 草木灰 磷酸锌 硫酸镁 硫酸锰 天然的 土豆渣 鸡鸭 尿素 粪便 水稻 生产 土壤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50份、氯化钾5‑10份、磷酸锌2‑8份、过磷酸钙4‑10份、硫酸二氢钾5‑10份、硫酸锰2‑6份、硫酸镁2‑6份、尿素5‑10份、复合益生菌1.5‑3份、草木灰10‑20份、菜枯20‑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15‑25份以及载体5‑10份混合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混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土壤改良剂,在载体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改良剂中的硒源在土壤中缓慢释放,提高水稻对硒的吸收,从而得到天然的富硒大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硒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硒能促进生长发育,并对辐射损伤有明显的修复能力;硒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有抗衰老功能。人体硒水平可以作为衰老的指示器;硒能参与损伤心肌的修复,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硒能维护白血球及泪液内溶菌酶的活性,增加体液的免疫能力;硒对镉、汞、砷、铊、铅等有着拮抗作用,因而可以减轻和防止镉、砷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致畸作用。
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因此,目前最经济最便捷的补硒方式就是食用富硒大米,可以一日三餐在餐桌上进行生活化补硒。
然而据统计,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营养学会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约7亿人口涉及22个省(市、区)处于缺硒状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用以调整土壤中有效硒的量长期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改善水稻对于硒的吸收利用,提高大米中硒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一方面将富硒农作物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有效保持土壤中硒的含量;另一方面,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后,可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且养分全面均衡,释放协调持久,可显著提高大米的产量,同时得到的大米中硒的含量也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天然富硒大米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0-50份、氯化钾5-10份、磷酸锌2-8份、过磷酸钙4-10份、硫酸二氢钾5-10份、硫酸锰2-6份、硫酸镁2-6份、尿素5-10份、复合益生菌1.5-3份、草木灰10-20份、菜枯20-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15-25份以及载体5-10份混合组成;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富硒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硒源45-50份、氯化钾8-10份、磷酸锌4-6份、过磷酸钙5-8份、硫酸二氢钾5-8份、硫酸锰4-6份、硫酸镁4-6份、尿素8-10份、复合益生菌2-3份、草木灰15-20份、菜枯25-30份、土豆渣10-15份、鸡鸭粪便20-25份以及载体5-8份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硒源为富硒农作物废弃物与硒矿粉按照2~3:1的重量比组成;所述富硒农作物废弃物包括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富硒葡萄、富硒提子、富硒花生、富硒蔬菜等农作物的废弃物。
进一步的,所述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2~4,所述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20000;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优选为2000~4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琳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琳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