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指纹验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4418.4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5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焦保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V40/13 |
代理公司: | 深圳锦开创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1 | 代理人: | 曾咏生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指纹 验证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设置在终端侧边框的第一指纹模组和第二指纹模组、分别与第一指纹模组和第二指纹模组电连接的一指纹芯片以及与指纹芯片电连接的处理器;第一指纹模组采集指纹信息,记为第一指纹信息,将第一指纹信息发送给指纹芯片;第二指纹模组采集指纹信息,记为第二指纹信息,将第二指纹信息发送给指纹芯片;指纹芯片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发送给处理器;还提供一种指纹验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上述方案,设置在终端侧边框的两个指纹模组与一指纹芯片进行电连接,即一个指纹芯片下挂接两个指纹模组,由一个指纹芯片对两个指纹模组传来的信息进行处理,缩小了终端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指纹验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PAD等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是终端上的标配技术,目前,在终端的两侧边框分别配备有一个指纹模组,每一个指纹模组分别连接到一个指纹芯片,也即终端中有两个指纹芯片,占用终端的体积,使得终端厚重感加强,影响终端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指纹验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终端的侧边框配备有两个指纹模组,每一个指纹模组分别连接到一个指纹芯片,也即终端中有两个指纹芯片,占用终端的体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的侧边框的第一指纹模组和第二指纹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纹模组和第二指纹模组电连接的一指纹芯片以及与所述指纹芯片电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第一指纹模组用于采集指纹信息,记为第一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
所述第二指纹模组用于采集指纹信息,记为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
所述指纹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纹模组还用于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一指纹模组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二指纹模组还用于将第二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二指纹模组的身份信息;
所述指纹芯片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的手指身份信息是否均符合预设的手指身份信息,若均是,则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拼接,得到指纹拼接信息,并将所述指纹拼接信息与预设的目标指纹信息进行验证,所述预设的目标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两个手指指纹的拼接信息,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纹模组还用于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一指纹模组的身份信息;
所述第二指纹模组还用于将第二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指纹芯片,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所述第二指纹模组的身份信息;
所述指纹芯片用于从预设的身份信息与指纹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出与所述第一指纹模组发来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指纹信息,记为第一目标指纹信息,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并从预设的身份信息与指纹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出与所述第二指纹模组发来的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指纹信息,记为第二目标指纹信息,将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以下任意一种指令:控制所述终端屏幕解锁、控制所述终端的应用程序解锁、控制所述终端的私密文件解锁、控制所述终端进行电子支付。
可选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包括地址信息或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包括地址信息或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