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镉锌污染河道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5038.2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浩;王宇辰;李鹏;张晓蕊;张志斌;曹国勋;夏四清;林建伟;朱广伟;孙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8 | 分类号: | B01J20/18;B01J20/30;C02F1/28;C02F11/00;C02F101/2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河道 修复 方法 | ||
一种镉锌污染河道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①将斜发沸石破碎、研磨和筛分,②将颗粒沸石高温处理,③将沸石置于NaOH溶液中处理,④将沸石置于氧氯化锆溶液处理,⑤得到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2)利用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对Cd、Zn污染河道进行治理修复,①对河道污染水体的吸附治理,②对污染河道底泥进行疏浚及固化处理,③通过生态护坡修复疏浚污染底泥。该方法对天然沸石进行高温改性、NaOH改性及氧氯化锆改性等处理,制备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可结合河道边坡整治及河道景观改造一起进行综合整治,治理效果好、操作简单,与环境相容性好,去除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镉锌污染河道的修复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先考察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切断外源重金属输入的情况下,修复底泥重金属。主要技术种类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物理修复工程量大,疏浚底泥仍需进步一处理处置。化学修复需要投入大量药剂,成本高,反应条件不易控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药剂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不能从根本上将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清除河道到之外。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0812098.4公开的含重金属河道的处理方法,将底泥置于超声波震荡仪中进行震荡处理,使其乳化,在河道底泥的实际治理工程中,无法大规模实施。201711473810.9公开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法,需向河道中投加絮凝剂和金属捕集剂去除河道中的重金属离子,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并不能将河道中重金属彻底去除。
由于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的综合性、复杂性,治理难道大、周期长,治理效果好、操作简单、与环境相容性好的修复方法一直是人们所探讨和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实用性强、治理效果好的镉锌污染河道(镉污染河道、锌污染河道以及或镉锌共同污染河道)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镉锌污染河道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
①斜发沸石经过破碎、筛分和研磨后,过18-5目筛,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获得粒径为1.0-4.0mm的沸石;
②取步骤①得到的颗粒沸石在马弗炉中450-550℃焙烧,去除其空穴和孔洞中存在的杂质和水分子(活化沸石,使其内表面积增大,提高沸石的吸附能力),焙烧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③取步骤②得到的改性沸石按质量比1:20-30的比例置于浓度1.0-3.0mol/L的NaOH溶液中(增大沸石的孔容积,增强对重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90-105℃水浴加热2.5-3.5小时,220-260转/分钟恒温震荡9-11小时,使沸石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将上清液倒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在烘箱内105℃烘干2-4小时;
④取步骤③得到的改性沸石按质量比1:5-15的比例置于浓度0.1-0.2mol/L的氧氯化锆(ZrOCl2)溶液中进行二次改性,(疏通沸石的内部通道,提高沸石的吸附能力)。置于转速为1600-1800转/分钟的磁力搅拌仪搅拌3-5小时,使改性沸石处于悬浮状态。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混合溶液调节至pH 9-11(用浓度2mol/L NaOH溶液),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固体至上清液pH 6.5-7.5,然后将固体置于105℃的烘箱内烘干,即得到改性沸石的吸附稳定固化剂;
(2)利用基于沸石改性的吸附稳定固化剂对Cd和Zn污染河道进行治理修复:
①对河道污染水体的吸附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