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骆驼刺泛菌及其菌剂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15380.2 申请日: 2018-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8865951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9
发明(设计)人: 许宗奇;冯小海;周哲;詹伊婧;徐虹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9/04;C05F11/08;C12R1/01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肖明芳
地址: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泛菌 保藏 菌剂 抗旱性 应用 中国微生物菌种 农作物 农业生态环境 植物抗旱能力 植物生长发育 活性微生物 微生物中心 代谢系统 土壤生态 营养元素 植物根系 重要意义 肥力 菌株 黏附 共生 分类 平衡 吸收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骆驼刺泛菌,其分类命名为骆驼刺泛菌(Pantoea alhagi),菌株号为XK‑1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25;更进一步公开了骆驼刺泛菌在增强农作物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以骆驼刺泛菌为活性微生物的菌剂;进一步公开了菌剂在增强农作物抗旱性中的应用。骆驼刺泛菌XK‑11可黏附于植物根系,亦可进入植物内与植物共生,提高植物对外界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善自身代谢系统,维持植物内部水势等,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同时增强植物抗旱能力。对充分发挥土壤生态肥力、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骆驼刺泛菌及其菌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干旱化是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干旱对全世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其它非生物胁迫所造成的影响中占第一位,其对植物的危害程度是其他自然灾害之首。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区,干旱灾害具有季节性、普遍性、连续性、区域性的特点,半干旱、干旱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2%。即便是非干旱区,也面临季节性干旱和不均匀降水的问题。

微生物菌剂自1888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使用起至今在数量与质量上已经获得了大范围的推广以及深远的进步。由于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可人工大量繁殖后再施入农作土壤中,调节植物根系微生态环境,如增加有益微生物类群,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缓解土壤板结、高盐等障碍。微生物菌剂具有很多特性,如对环境相对安全,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生产工艺简单等,所以用微生物防治植物土传病害、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胞外多糖产生菌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一种能高效增强抗干旱能力的植物内生菌。其能作为微生物肥料,提高植物对外界营养元素的吸收或者改善自身代谢系统等方面来促进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促进植物生长,能提高植物内外的渗透压差,增强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能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植物干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骆驼刺泛菌,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以骆驼刺泛菌为活性微生物的菌剂,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骆驼刺泛菌及其菌剂在增强农作物抗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骆驼刺泛菌,其分类命名为骆驼刺泛菌(Pantoeaalhagi),菌株号为XK-1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3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25,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中心,邮编100101。该菌株是发明人于2017年10月从浙西大峡谷选育的菌株。

骆驼刺泛菌XK-11具有下述性质:

1、菌落形态学特征

在LB培养基30℃培养16-24h后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为单细胞,杆状,菌体长1.4-2.0μm,宽0.7-1.0μm。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具有鞭毛能够运动、兼性厌氧。在上述培养基中30℃培养12h菌体可以大量生长,菌落呈米黄色,圆形,表面光滑,粘状,中间凸起。其生长的温度范围是7-48℃,最适温度为35-39℃,生长的pH范围是5.0-9.5,最适pH为6.5-7.5。具有氨苄霉素抗性(100μg/mL),能在LB、R2A、NA、TSA、MC等培养基中正常生长。

2、16SrDNA序列分析

16SrDNA序列长度1488bp,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将16SrDNA序列和GeneBank数据库中的相关种进行比较,构建16SrDNA全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XK-11与骆驼刺泛菌达到100%同源。所以认定本发明的菌株为骆驼刺泛菌(Pantoea alhagi),菌株号为Pantoea alhagi XK-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