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终止控制电路及电池充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5418.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常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控制 晶体管 充电 电池充电电路 控制电路 充电电流 判定 电池 充电电压 电池充电 系统电压 饱和区 线性区 检测 关断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揭露了一种充电终止控制电路及电池充电电路。该充电终止控制电路可以检测流过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充电电流并在该充电电流小于设定的充电终止判定电流时将充电控制晶体管关断从而使电池充电电路停止对电池充电。该充电终止控制电路还可以在充电控制晶体管第一端的系统电压与充电控制晶体管第二端的充电电压的差值小于设定的差值时,调节该充电控制晶体管从工作于线性区转变至工作于饱和区,从而提升检测所述充电电流的能力,以为电池充电电路设定更小的充电终止判定电流,提升判定电池被充满的判定精度并改善电池被充满的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电电路的充电终止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应用使移动设备具备了较好的可移动性和较小的体积。为保证电池的良好性能,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式充电。其中判定电池是否已充满,以控制充电终止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因而希望提出更精确的充电终止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终止控制电路。该充电终止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充电控制晶体管、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充电终止判定电路和充电终止修调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充电控制晶体管,其第一端用于接收经调整的系统电压,其第二端用于提供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该充电电流,并提供表征该充电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该充电终止判定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检测信号,并将该电流检测信号与充电终止阈值比较,当该电流检测信号低于该充电终止阈值时将充电控制晶体管关断;该充电终止修调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系统电压和所述充电电压,并将该系统电压和该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值与设定的差值进行运算,当该系统电压和该充电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设定的差值时,调节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从工作于线性区转变至工作于饱和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具有检测偏量,所述设定的差值大于所述检测偏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具有第一检测输入端、第二检测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其中该第一检测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该第二检测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检测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检测输入端具有所述检测偏量,所述检测输出端提供所述电流检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一检测运算输入端、第二检测运算输入端和检测运算输出端,其中该第一检测运算输入端耦接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该第二检测运算输入端耦接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检测运算输入端或所述第二检测运算输入端具有所述检测偏量;检测电流输出晶体管,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检测运算输入端,其第二端用于输出检测电流,其控制端耦接所述检测运算输出端;以及电流检测阻性元件,其第一端耦接所述检测电流输出晶体管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连接至参考地,其第一端提供所述电流检测信号。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电流检测晶体管,其第一端耦接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检测运算输入端,其控制端耦接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流检测晶体管集成于所述电流检测运算放大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终止判定电路包括:判定比较器,具有第一比较输入端、第二比较输入端和比较输出端,其中该第一比较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检测信号,该第二比较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充电终止阈值,该比较输出端用于输出充电终止指示信号,当该电流检测信号低于该充电终止阈值时,该充电终止指示信号指示充电终止;和触发器,其置位端接收所述充电终止指示信号,并在该充电终止指示信号指示充电终止时将其输出端置位以控制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关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终止判定电路进一步包括:可控开关,其第一端耦接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端,其第二端连接参考地,其控制端耦接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当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置位时,将该可控开关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