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无线传输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5687.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敏鸿;孙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敏鸿;孙宏宇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黑龙江省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天线 传感器 通信系统 旁路 天线 传输控制信号 控制电子装置 检测 发送天线 感测元件 无线传输 物体状态 封装 外部设备 指令 控制电子器件 控制信号传输 传感器检测 传输传感器 状态改变时 干扰位置 低成本 低功率 固定的 移位 配置 | ||
1.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发射天线,其可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外部装置;
连接到发射天线的控制电子器件,可向发射天线提供发射控制信号的指令;
配置在确定位置的旁路天线,当旁路天线处于未受干扰状态时,它阻止控制电子器件向发送天线提供指令;
当旁路天线受到干扰并产生了位置移位或分离时,它则允许控制电子器件向发送天线提供指令。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子器件是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芯片,只有当旁路天线被移位或分离并且所述传感器被外部设备询问时,其控制电子器件和发射天线才发送控制信号。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子器件是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芯片,一旦旁路天线被移位或分离后其控制电子器件和发射天线即可发送控制信号。
4.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子器件是蓝牙芯片。
5.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天线处于未被干扰移动位置时旁路天线与发射天线和控制电子器件并联连接。
6.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旁路天线串联连接在所述发射天线与控制电子器件之间,所述旁路天线包括开关,当开关处于未受干扰位置即打开位置时,旁路天线阻止控制电子器件将指令提供给发射天线,当开关受到干扰被位移到关闭位置时,旁路天线允许控制电子器件将指令提供给发射天线。
7.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感器被配置成固定到物体上并且所述旁路天线基于所述物体的状态的改变而被移位或分离,其中所述物体是具有柱塞杆的注射器组件,当压下所述柱塞杆而将流体输送出所述注射器组件时所述物体状态被改变。
8.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感器被配置成固定到物体上并且所述旁路天线基于所述物体的状态的改变而被移位或分离,其中包括防篡改标签和至少有一部分防篡改标签被移掉和被损坏来显示的物体状态变化。
9.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感器被配置成固定到物体上并且所述旁路天线基于所述物体的状态的改变而被移位或分离,其中包括胰岛素针和将所述胰岛素针附接到笔式注射器状态的改变。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检测物体的状态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组成是:
提供一个传感器,包含:
可以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外部装置的发射天线;
连接到发射天线的控制电子器件,其可向发射天线提供指令以发射控制信号;
旁路天线,用于阻止控制电子器件在当旁路天线不受干扰时向发送天线提供指令,并且允许控制电子器件在旁路天线被移位时向发送天线提供指令;
旁路天线被连接到物体上,使得旁路天线定位于当物体状态产生变化它即被移位。
11.权利要求10所述用于检测物体状态变化的传感器检测物体的状态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物体是具有柱塞杆的注射器组件,并且当压下所述柱塞杆而将流体输送出注射器时即产生状态改变;
其中传感器被集成到柱塞杆中,连接步骤包括将所述柱塞杆连接到所述注射器组件内,柱塞杆包括具有旁路天线位移机构和手指致动部分的头部壳体部分,旁路天线位移机构构造成当柱塞杆被压下时在头部壳体内移位,当手指致动头部与旁路天线位移机构少量移动时,旁路天线在头部壳体内被移位断开并定位在新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敏鸿;孙宏宇,未经余敏鸿;孙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6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