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任务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6085.9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4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陶丹;朱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隐私 保护 感知 任务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任务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任务平台发布群智感知任务,各个用户终端向第三方机构提交群智感知任务的竞拍数据,第三方机构对所有竞拍数据进行仲裁,确定竞拍成功的优胜者的用户终端,给优胜者的用户终端生成周期性不重复假名pse;优胜者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三方机构向任务平台提交任务数据,任务平台对任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并返回质量评估结果,第三方机构和任务平台基于假名pse和公共信息p利用部分盲签名算法得到报酬令牌,优胜者的用户终端利用报酬令牌向任务平台领取报酬。本发明引入了第三方机构作为竞拍的仲裁机构和中间代理人,减少用户与任务平台之间的交互并降低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任务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群智感知应用层出不穷,群智感知应用根据实际用途大致分为3类:环境感知、公共基础设施感知和社会感知。无论是何种群智感知应用,用户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都会消耗一些资源(如用户设备资源、自身精力、时间等),用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不会无偿参与,所以任务平台需要引入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招募足够多的用户并保证任务的质量。同时,由于用户提交的感知数据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敏感的数据(如地理位置、声音、图片等),这些数据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泄露用户的身份信息,所以用户隐私保护也是当前群智感知网络的研究方向之一。
激励机制和用户隐私保护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涌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其中,主要的激励方式根据报酬返回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酬金式和非酬金式激励方式。酬金式激励方式的典型代表是任务竞拍,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任务进行竞拍,以酬金作为报酬,任务平台根据用户上传的竞拍策略(如预期完成时间、位置、竞拍价格、任务数据等)结合任务的要求(如质量要求、人数要求、位置要求等)决定是否录用该用户。非酬金式激励方式主要包括游戏娱乐、虚拟积分和社交关系,它通过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来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用户隐私保护的研究主要从用户与任务数据的关联性出发,大致可以分为代理转发、加密和授权令牌。其中代理转发的基本原理是选取一个合适的中间代理人(如第三方机构、其他用户等),用户可以通过将任务数据发送给中间代理人,由中间代理人来转发任务数据给任务平台,避免任务平台直接知晓用户与数据的关联,从而实现匿名的效果。不同于代理转发的方式,利用假名来代替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感知数据提交,可以避免任务平台直接知晓任务数据提交人的身份。为了避免多个用户与单个假名的关联,可以构造周期性不重复假名来消除多对一的关联。授权令牌的基本原理是任务平台或者第三方利用签名、加密、协议等方式,匿名地将任务与用户进行绑定,任务平台可以通过相应的认证方式验证用户的合法性,这种方式一般与假名的方式相结合使用。
考虑到任务竞拍对用户的正向积极作用,本发明采用任务竞拍的激励机制形式。同时为了消除用户与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引入第三方平台作为竞拍的仲裁机构、中间代理,减少用户与任务平台之间的交互并降低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任务的管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群智感知任务的管理方法,包括:
任务平台向所有用户终端发布群智感知任务;
各个用户终端向第三方机构提交所述群智感知任务的竞拍数据,所述第三方机构对所有的竞拍数据进行仲裁,确定竞拍成功的优胜者的用户终端,给所述优胜者的用户终端生成一个周期性不重复假名pse;
所述优胜者的用户终端通过第三方机构向任务平台提交任务数据,所述任务平台对所述任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返回质量评估结果给所述第三方机构,所述第三方机构和所述任务平台基于所述假名pse和公共信息p利用部分盲签名算法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报酬令牌,所述第三方机构将所述报酬令牌发送给所述优胜者的用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