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短大豆生长周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6698.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房裕东;韩天富;孙石;袁珊;武婷婷;蒋炳军;吴存祥;侯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短 大豆 生长 周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短大豆生长周期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从R6.0期的荚至R7.0期的荚中剥离种子,然后直接播种。R6.0期的荚为在豆科植株达到满粒期后,种子刚充满荚皮种穴的豆荚。R7.0期的荚为在豆科植株达到生理成熟期后,荚皮刚转换成熟色泽、尚未归圆的豆荚。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90天内)完成一个世代的种植,大大加快了作物的世代进程,从而缩短育种年限,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本发明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缩短大豆生长周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杂交育种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有效的作物育种手段,其基本程序是利用品种间杂交等方法创造变异,通过连续自交实现基因纯合,选择符合需要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亲本杂交产生F1代后,需自交纯化4到5个世代,才能对产量等重要性状进行选择,直至选出稳定遗传的品系,而后进行品系鉴定与品种试验,获得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和经济利用价值的品种。从配制杂交组合到申报审定,选育一个作物新品种通常历时十年以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育成的品种也常滞后于生产需要。因此,加快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是杂交育种技术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大豆属于短日喜温植物,通过人工短日、高温处理、提前摘荚等方法可加快其发育速度,但由于人工调控光照和温度的成本较高,育种材料种植规模受到限制,使人工光温处理方法在这些大豆育种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研究表明,通过在大豆植株达到初粒期后的25天至生理成熟期以前摘荚,然后在“温度30-40℃,湿度≤30%”的条件下阴干5-10天,再次播种,可明显缩短一个世代的种植时间,为大豆一年种植4个世代提供了可能。尽管如此,通过冬季南繁和夏季在育种目标区域繁种,大豆一个世代的种植至少需要100-120天,那么仍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获得纯系材料,再加上后续的单株选择、品系比较等程序,选育出一个品种仍需七、八年时间。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较低投入情况下缩短作物早期世代自交纯合时间的方法,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缩短大豆生长周期,从而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本发明首先保护一种缩短豆科植物生长周期的方法,可通过种植尚未成熟的豆科植物种子实现。
上述方法中,所述“尚未成熟的豆科植物种子”可从豆荚中剥离获得的。从豆荚中剥离尚未成熟的豆科植物种子需保证种子不能受伤,特别是胚不能受伤(胚受伤的话,则种子不能发芽)。
上述方法中,所述豆荚可为R6.0期的荚至R7.0期的荚(如R6.0期的荚、R7.0期的荚)。
所述R6.0期的荚可为在豆科植株达到满粒期后,种子刚充满荚皮种穴的豆荚。
所述R7.0期的荚可为在豆科植株达到生理成熟期后,荚皮刚转换成熟色泽、尚未归圆的豆荚。
所述满粒期可为主茎最上部4个着生完全展开叶的节中,任何一个节位上豆荚内种子充满荚皮的种穴的那一天。
所述生理成熟期可为主茎上有一个荚达到成熟的那一天。
所述生理成熟期具体可为主茎上有一个荚的色泽达到成熟时色泽的那一天。
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在豆科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任一所述豆科植物可为大豆。
上述任一所述大豆可为大豆育种材料或大豆栽培品种。
上述任一所述大豆的品种具体可为中黄70、中黄909或中黄3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