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根篆刻艺术印章的摹刻及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6916.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茂坤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M1/06;B27K5/02;B27K5/04;B27K9/00;C09D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篆刻 艺术 印章 摹刻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竹根篆刻艺术印章的摹刻及染色方法,涉及印章篆刻技术领域,其包括:选取竹根,按照原印的尺寸大小对竹根进行处理得到印章块;将印章块放入高压炭化炉内处理,得到炭化印章块;使用激光雕刻机对炭化印章块进行雕刻得到粗印章;对粗印章进行修刻,打磨得到基础印章;将基础印章置于染色液中,蒸煮得到初染色印章;将初染色印章晾干后打上蜂蜡得到印章;染色液由染料制作而成,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艾草30~45份,沉香木3~5份,柠檬酸2~5份,橙花8~12份,红皮花生衣10~15份,竹叶汁5~8份,还公布了染色液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易与名家原印一致、不易霉变、提高印章生产率、染色均匀且不易脱色、印章古色古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章篆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根篆刻艺术印章的摹刻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篆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摹刻历代名印(用印石)是篆刻学习和欣赏的一个途径,深受篆刻家和爱好者的喜爱。
虽然用竹根刻印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用竹根摹刻历代名印,至今没有非常成功的先例。
发明人发现用现有的方法摹刻历代名印,要达到与历代名印完全一致非常困难,发明人还邀请一些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试刻,篆刻家也认为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
同时,对竹根如何进行染色也是一个难题,如何让竹根篆刻艺术印章染色均匀、使用时不易脱色、上色简单都值得思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竹根篆刻艺术印章的摹刻及染色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竹根篆刻艺术印章的摹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生长多年的竹根,按照原印的摹刻印面的尺寸大小对竹根进行切割、打磨、抛光,得到印章块;
b)、将印章块的四个立面均进行倒角处理后放入150~230℃、0.25~0.5 MPa气压的高压炭化炉内热处理2~5h,得到炭化印章块;
c)、对原印进行扫描并排版后,使用激光雕刻机对炭化印章块的印面进行雕刻得到粗印章;
d)、对粗印章的残缺和不规则的部分进行手工修刻,用水砂纸打磨粗印章的印面得到基础印章;
e)、将基础印章置于染色液中,在5~10℃下浸泡2~5h,接着在65~80℃下煮2~3h得到初染色印章;
f)、将初染色印章晾干后打上蜂蜡得到印章;
所述染色液由染料制作而成,所述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艾草30~45份,沉香木3~5份,柠檬酸2~5份,橙花8~12份,红皮花生衣10~15份,竹叶汁5~8份,所述染色液的制作方法为将艾草、沉香木、橙花、红皮花生衣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之后再100~120℃之间干燥,干燥完毕后进行粉碎,过100~150目筛得到粉末料,往粉末料中加入粉末料重量10~15倍的蒸馏水,边加热边滴加竹叶汁并煮沸30~50min,停止加热后边冷却边加入柠檬酸,降温至80℃以下后放入均质机内30~60min,均质后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往滤渣内加入滤渣重量8~10倍的90~95%的乙醇溶液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和滤液混合得到染色液。
发明人发现手工篆刻不可能达到与原印完全一致的原因是竹根是直丝,只能用切刀,不能用冲刀。
之后发明人试用电脑扫描历代名家原印,用激光雕刻机刻印面,因艺术印章有残缺和不规则的部分,盖出来不清晰。即使通过手工修刻,需要修刻师傅极高的手艺才能与名家原印基本一致,而且在后续使用中,发生开裂等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茂坤,未经杨茂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木饰面免漆薄木生产工艺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绝缘竹球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