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7769.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轻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脱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焦油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脱水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瓜尔胶、壳聚糖和甲醇。本发明的煤焦油脱水剂通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瓜尔胶和壳聚糖在特定的比例下制备而成,具有脱水速率快、脱水剂用量少,能耗低的特点,且脱水价格低廉,本发明的脱水剂无污染,对环境绿色健康,且容易存放;本发明的脱水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以随用随配制,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焦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油类产品,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非极性物质,与水不相溶,煤焦油中所含的水分呈细小水滴状且被煤焦油紧密包裹,并且,煤焦油中存在颗粒极细的煤粉、焦粉、热解炭,所含水分与煤焦油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因此,煤焦油脱水的难度较大。炼焦过程中,高温荒煤气用循环氨水喷洒和初冷器冷凝冷却加以回收,另外采用高压氨水喷射法进行无烟装煤。因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氨水,焦油含水分对其后序蒸馏操作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主要有在间歇焦油蒸馏釜中,焦油含水多,将延长脱水时间而降低设备生产能力,增加能耗;在管式炉连续蒸馏系统中,若焦油含水多,会使系统压力显著提高,阻力增加,使操作制度打乱导致火灾;伴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物质,还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的腐蚀,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煤焦油含水量对产品的质量、密度和黏度的明显影响。
煤焦油破乳脱水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归纳为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破乳剂破乳脱水属于化学方法。相比于原油破乳脱水,对煤焦油的破乳脱水报道并不多,对破乳脱水的影响因素和机理的探究也不充分。加热静置脱水法脱水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管式炉加热法脱水能耗较高。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焦油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煤焦油脱水剂可以将煤焦油的水分快速的脱离出来,速度快,效率高,用量少,能耗低。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煤焦油脱水剂,所述的脱水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瓜尔胶、壳聚糖和甲醇。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它通常会比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低,其澄洁污水的性能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作用而获得,这类絮凝剂的功能主要是絮凝带负的电荷,具有除浊、脱色功能,在废水处理中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要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无机盐效果要高数倍或数十倍,因为这类废水普遍带有阴电荷,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适用高速离心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等专用污泥脱水机械,具有形成絮团速度快,絮团粗大,耐挤压和剪切、成团性好,易与滤布剥离等特点,所以脱水率高,滤饼含液低,用量少。
瓜尔胶是天然水溶性高分子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直链D-甘露糖和每隔一个D-甘露糖在侧链上的D-半乳糖组成,半乳糖-甘露糖结构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交联性,而且在低浓度下能形成高粘度的稳定性水溶液。
壳聚糖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
本申请人经过大量试验意外的发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瓜尔胶和壳聚糖在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溶解后具有较强的脱水作用,并且脱水速率快,脱水效果好,且用量少,经过测定后煤焦油的含水率均小于1.5%。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所述的脱水剂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4重量份、二甲基甲酰胺7-9重量份、瓜尔胶3-5重量份、壳聚糖1.4-1.8重量份和甲醇8-10重量份。
本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本发明的组成脱水剂的各原料需要在上述特定的比例下,可以破坏油水界面膜,打破油包水,促进油水分离,有效的缩短了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轻工业研究所,未经西安市轻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7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