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9145.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游鹏辉;孙骥;张琨;张浩;殷勤;史明红;邱绍峰;周明翔;刘辉;马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0 | 分类号: | B65G69/20;B65G6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对接 保温通道 铁路站台 冷链 保温功能 站台 弹性密封圈 隔离门 导轨 冷库 障碍检测模块 平移 保温运输 空间占用 密封保温 液压推杆 整体保温 弧面型 平面型 轨轮 保温 货物 列车 | ||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包括站台(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站台(5)上的导轨(4)以及汇集于所述站台(5)一侧的对接保温通道(2),所述导轨(4)用于实现对接保温通道(2)的平移;其中,
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包括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液压推杆(202)、第一隔离门(203)、整体保温箱(204)、第二隔离门(205)、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和障碍检测模块(208);
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设于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与列车(1)的对接端,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设置在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与冷库(3)的对接端,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及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分别通过所述液压推杆(202)与所述整体保温箱(204)连接;
所述第一隔离门(203)安装在靠近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离门(205)安装在靠近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的一侧,所述两个隔离门之间构成了整体保温箱(204),且所述两个隔离门之间为互锁结构,传送货物时两道门不会同时打开,以减少冷库与外界的热传递实现货物在低温下的快速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保温箱(204)的下方安装有轨轮(207),且所述轨轮(207)的组数与所述导轨(4)的数量对应,导轨(4)安装在站台的沉槽内,轨顶与站台面平齐,整体保温通道的宽度大于车门的宽度,当火车与火车因停车精度问题造成车门有一定错位时,也可以实施对接,连通两列火车的车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保温箱(204)前方及后方外侧面上设有多台所述障碍检测模块(2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采用波浪形的仿型弹性密封圈,其端面与所述列车(1)的外轮廓线相匹配,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采用波浪形的弹性密封圈,其端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型弹性密封圈的每列皱褶中均嵌入有高强度钢板以增加承载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的对接端面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的两端弹性密封圈的外表面还装有灯光报警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的旁边安装有定位标识带,所述标识带上设置有可以探测识别的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保温通道下方设有胶轮,站台上不设置导轨,所述胶轮直接在站台面上运动,通过设置格雷母线实现对接保温通道的运动定位。
10.一种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铁路站台冷链平移对接系统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列车(1)到达站台前,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在所述站台(5)一端汇集;
S2:所述列车(1)到达站台,车厢门与冷库门对齐停止后,平移对接保温通道依次启动,沿着所述导轨(4)移动,每条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与一个车门及与其对应的冷库门对正;
S3:伸长所述液压推杆(202),使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与所述列车(1)对接,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与冷库(3)对接,直至反馈的压力达到指定值才停止;
S4:若从所述列车(1)向所述冷库(3)卸货,则开启所述第一隔离门(203),将货物运输至所述整体保温箱(204)中,关闭所述第一隔离门(203),当货物运输至所述第二隔离门(205)时,开启所述第二隔离门(205),货物通过所述第二隔离门(205)后关闭,货物到达所述冷库(3)仓门前,打开仓门,货物运输进所述冷库(3);
S5:若从所述冷库(3)向所述列车(1)装货,开启仓门,将货物运输出后关闭,开启所述第二隔离门(205),将货物运输至所述整体保温箱(204)中,关闭所述第二隔离门(205),当货物运输至所述第一隔离门(203)时,开启所述第一隔离门(203),货物通过所述第一隔离门(203)后关闭,货物到达所述列车(1)车门前,打开车门,货物运输进车厢;
S6:所述列车(1)离开后,收缩所述液压推杆(202),使所述弧面型弹性密封圈(201)与所述列车(1)分离,所述平面型弹性密封圈(206)与所述冷库(3)分离,直至指定位置停止;
S7:所述对接保温通道(2)依次启动,沿着所述导轨(4)移动至所述站台(5)一端汇集,等待下次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91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