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0973.8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梅;冯斌;杨华亮;林珊;严玉琳;刘俊杨;方仁德;朱志超;梁章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6 | 分类号: | C04B35/10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高温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原料包括骨料和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以重量份计的配方为:
刚玉料25~35份
高岭土16~21份
耐火粘土9~13份
氧化铝微粉20~24份
硅酸锆6~8份
矿物细粉3~5份
氧化钴3~5份
其中,所述刚玉料包括:
粒度为60~100目的刚玉7~11份、粒度为100~200目的刚玉14~17份、粒度250目占比≤10%的刚玉4~7份;
所述耐火粘土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 14%~21%,Al2O3 67%~80%,Fe2O30.8%~3%,K2O 2%~10%,CaO+MgO 2%~5%,烧失量13~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粘土的结合强度为7~12MPa,其生成的一次莫来石为针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微粉的粒度为1~5μm,所述矿物细粉的粒度为10~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微粉与氧化钴的用量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刚玉料中的氧化铝含量≥99%;
所述矿物细粉为蓝晶石、红柱石或硅线石;
所述氧化钴选用黑色状氧化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纤维素醚、树脂或木质素磺酸钙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甲基纤维素,加入量为骨料的2.4wt%~3wt%;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的Na2O含量<10%;
所述树脂为热固性酚醛树脂,加入量为骨料的0.5wt%~1.5wt%;
所述木质素磺酸钙溶液中木质素磺酸钙与水的质量比为3-5:5-7,加入量为骨料的0.5wt%~1.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在1350℃~室温的耐急冷急热性≥10次不裂,常温弯曲强度≥60MPa,在1350℃的高温弯曲强度≥45MPa,热膨胀系数为6.0~6.5*10-6/℃,位移变化率≤5.5%。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热震及抗高温蠕变的陶瓷辊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骨料按配方配料,并经球磨、喷雾、均化处理,得到混合料;
(2)将混合料与粘结剂干混,再加入水进行湿混;
(3)将经干混和湿混的混合料进行造粒,并在液压挤出机上挤出成型,得到坯件;
(4)将所述坯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坯件水分控制在1.0~2.0%;
(5)将干燥后的坯件进行冷等静压成型;
(6)将冷等静压成型后的坯件在窑炉中吊装烧结,得到辊棒成品;
其中,所述骨料以重量份计的配方为:
刚玉料25~35份
高岭土16~21份
耐火粘土9~13份
氧化铝微粉20~24份
硅酸锆6~8份
矿物细粉3~5份
氧化钴3~5份
所述刚玉料包括粒度为60~100目的刚玉7~11份、粒度为100~200目的刚玉14~17份、粒度250目占比≤10%的刚玉4~7份;
所述粘结剂为纤维素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刚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9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相陶瓷辊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致密型氧化铬砖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