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1185.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治国;陈文芳;桂文龙;郁小霞;杨志才;邱月建;张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253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重量份 制备方法和应用 鹅副粘病毒病 毒副作用 耐药性 兔耳草 养鹅业 原料药 防治 短筒 黑珠 残留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刺黑珠17~51重量份,短筒兔耳草5~15重量份,两面青16~48重量份,白叶不翻15~45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标本兼治,整体疗效高,疗程短,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对于促进养鹅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鹅用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兽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鹅副粘病毒病于1996年首次发现,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是诸多鹅病当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不同日龄鹅群都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性传染病,对养鹅生产危害很大。目前市场上没有防治鹅副粘病毒的西药,能够防治鹅副粘病毒中兽药也很少,即使有个别品种能够防治鹅副粘病毒,但却存在着容易复发和不能根治的弊病。
中药的剂型以散剂为主,消化吸收比较慢,而口服液可以口服或饮水治疗,吸收快,作用好。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临床上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开发能够有效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是解决本领域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鹅用抗副粘病毒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鹅用抗副粘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兽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施的:
一种治疗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刺黑珠17~51重量份,短筒兔耳草5~15重量份,两面青16~48重量份,白叶不翻15~45重量份。
上述组合物优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刺黑珠20~25重量份,短筒兔耳草5~10重量份,两面青16~21重量份,白叶不翻15~20重量份。
上述治疗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刺黑珠、短筒兔耳草、两面青、白叶不翻混合,加水浸泡,煮沸,过滤,滤渣再加水,煮沸,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上述治疗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具体为:将刺黑珠,短筒兔耳草,两面青,白叶不翻混合,加药材总重6~8倍量水浸泡8~24h,煮沸并维持0.5~1.5h,过滤,滤渣再加药材总重5~8倍量水,煮沸并维持0.5~1.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
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上述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成口服液。
上述治疗鹅副粘病毒病的中药口服液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得到的:
将刺黑珠、短筒兔耳草、两面青、白叶不翻混合加水浸泡,煮沸,过滤,滤渣再加水煮沸,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稠状,加乙醇调至醇浓度为60%~70%,充分搅拌混匀,静置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回收乙醇后的药液再加乙醇调至醇浓度为75%~80%,搅匀,静置沉淀,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再浓缩至无醇味,药液加水冷藏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得浓度为每mL含1~2g生药量的药液,制成口服液。
该鹅用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在防治鹅副粘病毒传染病中应用,疗效显著,可应用于制备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的中兽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1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