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1383.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康希;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B29C65/1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塑料件 定点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组件,焊接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与焊接组件互相垂直的夹持调节架,夹持调节架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焊接板,夹持调节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装置,本发明通过夹持装置在固定夹持待焊接的物件时,物件会沿着个焊接台向内共同移动,焊接台之间设置的焊接间隙调节装置保证了物件之间会留有预先设置好的距离,焊接过程首先保证了待焊接的物件稳固不会受焊接过程影响而发生移动,其次预留好的焊接间隙,可保证焊接质量,避免焊接过程塑料的损坏,焊接间隙调节装置可预先调整设置焊接间隙大小,保证焊接的精度,而且夹具保证物体固定提高焊制效果多工位的焊头加快焊接效率,纯自动化设备避免多余人力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塑料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焊接是指用加热方法使两个塑料制件的接触面同时熔,从而使它们结合成个整体的连接方法。仅适用于热塑性塑料连接。焊接时可使用焊条或不用焊条。使用焊条时,需将被焊端端面制成定形状(如U型、X型等)的接缝,焊条熔融体滴满缝内,两个被焊件连成一体;不用焊条时,则将焊接面加热熔化,再向被焊面施加垂直压力直至紧密熔合为一体。
所有汽车内饰件都是使用焊接组装装配,焊接组装的优点是汽车驾驶多年后无异响、焊接牢固、无松动。装饰条总成是由右侧装饰条本体A与装饰条B组装焊接而成,是汽车内饰外观关键部件。右侧装饰条总成是由装饰条本体A与电镀装饰条B装配焊接而成,电镀装饰条B焊接点要装配到装饰条本体A的焊接安装孔内进行焊接,目前焊接点的结构是7*1mm的长方形,此焊接点焊接接触面积大、熔化速度慢、焊接时间长,焊接点融化时间长,容易导致产品受热镀层开裂,产品报废,生产使用的焊接装置不能定点焊接且不能一次性焊接所有的焊接点。汽车焊接过程一般是人工焊接,位置找寻需要人工确定,焊接效率低,费时费力。
例如,申请号为201620883776.7的,名称为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对工件指定点进行焊接,且能一次性完成工件的所有焊接工作,圆柱筋焊接接触面积小,熔化时间快,焊接时间短,焊接点快速融化避免产品镀层开裂且形成圆形外观面。
但是,现有的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采用普通焊台焊制,能够基本保证汽车塑料的定点焊制,但是焊制过程需要人工实现,焊接时被焊制的汽车塑料可能会受到焊头的影响,或者高温塑料融化导致被焊接的塑料形变移动,进而影响焊接质量,而且汽车塑料属于大件物品焊接时常较长,必须在满足汽车塑料定点焊接时的焊接质量以及焊接效率,目前的装置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塑料件定点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焊接组件互相垂直的夹持调节架,所述夹持调节架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焊接板,所述夹持调节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调节架包括调节架上板,所述调节架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调节架上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焊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组件包括伸缩机体,所述伸缩机体的下端连接有焊头安装架,所述焊头安装架的下端连接有焊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焊接板包括有焊板底架,所述焊板底架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焊接台,两个所述焊接台之间设置有焊接间隙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上的移动连接杆,所述移动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抓紧机械爪。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头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下端连接有金属焊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宜万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1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