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CoGeO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1489.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孙大林;高润华;刘汉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48;H01M10/0525;C01G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金属 氧化物 coge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CoGeO3介孔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二氧化锗、钴盐为原料,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由纳米片堆叠形成的CoGeO3介孔球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材料形貌独特,能够有效克服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膨胀造成的电极损坏,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制备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二次离子电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oGeO3介孔球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锗基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理论容量高的特点而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被广泛研究。Kim等人研究了MGeO3(M=Cu,Fe和Co)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过渡金属的引入,双元锗基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于传统的二氧化锗而言,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从而提升了电池循环的稳定性(C.H. Kim, Y.S. Jung, K.T. Lee, J.H. Ku, S.M.Oh, ElectrochimicaActa, 2009,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钴锗复合的双金属氧化物体系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候选者。但是,目前这种钴锗复合的双金属氧化物的形貌还没有最优化,具体表现在:三维的CoGeO3纳米粒子比之于二维层状的Co2GeO4,虽然其理论容量要高于后者,但由于其赝电容不显著,因而实际电化学性能却低于后者;对于层状的Co2GeO4来说,单纯的片状结构易产生层间堆叠,抑制了纳米片和电解液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了储锂容量。要达到更优的效果,就要设计出由纳米片堆叠形成的球状结构来避免层间堆垛。所以,目前制备出的钴锗复合的双金属氧化物在形貌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它们在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上遇到了瓶颈,不利于日后这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方面的广泛应用。如果能够同时利用CoGeO3理论容量高,通过片状结构引入赝电容作用,且球状材料不易产生层间堆垛这三方面的优势,来设计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就能有效达到优化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由纳米片堆叠形成GoGeO3介孔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锗基过渡金属氧化物——CoGeO3介孔球的制备方法,以二氧化锗、无机钴盐为原料,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由纳米片堆叠形成的CoGeO3介孔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1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