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341.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斌;余李锐;吴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0 | 分类号: | C22C11/00;H01M4/68;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合金 稀土 铅酸蓄电池 质量百分比 板栅合金 免维护 能量比 深放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合金,其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包括:0.05‑0.15%的Ca,0.08‑0.2%的Se,0.12‑0.48%的Sn,2.5‑4.0%的Ti,0.02‑0.08%的稀土,其余为Pb,其中,稀土包括20‑35%的Sm,30‑35%的La,35‑45%的Ce。该稀土合金适合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使用,其能量比高、功率高、可以深放电,具有寿命长,免维护及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合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稀土合金。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铅酸蓄电池采用的正板栅合金主要为铅钙锡铝合金和铅锑合金,然而,采用传统合金的铅酸蓄电池在高温、高盐度湿度的特殊环境下,寿命一般只有一年左右,有的半年就需要更换。主要是由于板栅合金腐蚀、电解液干涸、充电不足、热失控等问题导致,造成电池循环寿命短、稳定性差。另外,若环境不稳定因素较高,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冲击,容易使电池季节性充压不稳定,至使铅酸蓄电池寿命大大缩短,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合金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稀土合金,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作为铅酸蓄电池中板栅合金的新型合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稀土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包括:0.05-0.15%的Ca,0.08-0.2%的Se,0.12-0.48%的Sn,2.5-4.0%的Ti,0.02-0.08%的稀土,其余为Pb,其中,稀土包括20-35%的Sm,30-35%的La,35-45%的Ce。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种稀土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包括:0.1%的Ca,0.14%的Se,0.3%的Sn,3.25%的Ti,0.05%的稀土,其余为Pb,其中,稀土包括28.2%的Sm,32.1%的La,39.5%的Ce,其余为杂质。
本发明中,Se元素的可防止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因内应力导致板栅脆裂的问题发生;
Ti元素可减轻板栅重量,增加硬度,提高板栅抗低温及耐腐蚀效果;
Sm 元素抑制腐蚀层PbO2的生长,减少了膜的电化学阻抗,降低析氧速率,减少早期容量损失,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La元素可以抑制阳极氧化铅和二氧化铅膜的生长,增加板栅与铅膏的结合力,活性物质能和板栅亲密接触,可解决印活性物质脱落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
Ce元素可以减少铅钙硒阳极膜的阻抗及改善耐腐蚀性能,对铅钙硒铈合金能降低析氢析氧的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稀土合金适合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使用,稀土元素与钛、硒元素结合可以消除非平衡结晶造成的显微裂纹,提高合金强度及韧性,降低金属液体表面张力,与铅、锡元素结合可以在铅合金凝固时作为晶核,使晶粒细化,塑形增强,硬化网络密度增强,提高合金的机械强度。其能量比高、功率高、可以深放电,具有寿命长,免维护及成本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稀土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包括:0.1%的Ca,0.14%的Se,0.3%的Sn,3.25%的Ti,0.05%的稀土,其余为Pb,其中,稀土包括28.2%的Sm,32.1%的La,39.5%的Ce,其余为杂质。
实施例二:
一种稀土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包括:0.05%的Ca, 0.2%的Se,0.48%的Sn,2.5%的Ti,0.08%的稀土,其余为Pb,其中,稀土包括20%的Sm,35%的La,44.8%的Ce,其余为杂质。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