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4578.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伟;李群威;许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新盛达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58 | 分类号: | C21D1/58;C21D1/6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料通道 吸烟罩 热处理生产线 螺栓 淬火油槽 出油管 氮气管 氮气罐 加压泵 进油管 冷却罐 槽体 烧嘴 电机带动 顶端连接 环绕设置 污染油料 下端内壁 油料损失 有效减少 左右两侧 出风道 搅拌桨 进风道 输送器 上端 油罐 去除 油烟 转动 油料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包括槽体、氮气罐、补油罐、冷却罐、加压泵、加料通道、吸烟罩和输送器,所述的槽体内设有与加料通道底端相连接的U型管和由电机带动转动的搅拌桨,所述氮气罐顶端连接有氮气管,所述氮气管的另一端环绕设置在加料通道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冷却罐上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槽体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通过加压泵与加料通道的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的加料通道的右侧上端连接有吸烟罩,所述吸烟罩内设有烧嘴,所述烧嘴的左右两侧设有进风道和出风道,整体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减少油料损失且不污染油料,去除产生的油烟,循环实用油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栓的淬火是将螺栓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使内部组织全部奥氏体化或部分奥氏体化,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从而获得介稳状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可以提高螺栓的机械性能,诸如硬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油槽对螺栓进行淬火,油淬时因螺栓的温度都比较高,而油的燃点低,当螺栓在入油时处于一半在空气中且一半在油池中的状态时,油池表面会在瞬间发生自燃,一般正常情况下,待螺栓表面温度冷却时火焰会自动熄灭,但此时已经消耗了一定油量,造成淬火时油量损耗;并且若油温过高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十分危险;此外在这过程中还会产生黑色油烟,影响工人身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能够通过将槽体内部的油经冷却罐冷却和加压泵加压后再冲进加料通道内,从而将螺栓从U型管冲至输送器中运送离开,达到螺栓淬火和循环使用油的目的,通过氮气罐扑灭明火,有效减少油料损失且不污染油料,通过吸烟罩去除产生的油烟,减少对生产线上机器和工人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包括槽体、氮气罐、补油罐、冷却罐、加压泵、加料通道、吸烟罩和输送器,所述的槽体内设有与加料通道底端相连接的U型管和由电机带动转动的搅拌桨,所述氮气罐顶端连接有氮气管,所述氮气管的另一端环绕设置在加料通道的下端内壁上,所述补油罐顶端连接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的另一端与槽体左侧上端相连接,所述冷却罐上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槽体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通过加压泵与加料通道的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的加料通道的右侧上端连接有吸烟罩,所述吸烟罩内设有烧嘴,所述烧嘴的左右两侧设有进风道和出风道。
作为优选,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漏油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环绕在加料通道下端内壁上的氮气管设有若干个出气头,所述出气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至60°。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器位于直管的右侧,所述输送器由电机带动运动,所述输送器包括主动辊、被动辊和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间隔设有若干个漏油槽孔。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道内设有抽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氮气出口位于出油管与加料通道连接口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漏油圆孔的直径和漏油槽孔的宽度均小于螺栓螺头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槽体内部的油经冷却罐冷却和加压泵加压后再冲进加料通道内,从而将螺栓从U型管冲至输送器中运送离开,达到螺栓淬火和循环使用油的目的,通过氮气罐扑灭明火,有效减少油料损失且不污染油料,通过吸烟罩去除产生的油烟,减少对生产线上机器和工人的危害。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螺栓热处理生产线的淬火油槽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新盛达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海盐新盛达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4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钢的快速局部退火
- 下一篇:一种Q500qE桥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