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视化脑穿刺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4686.4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2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袁饶饶;范恒怡;冷彪;熊坤;程世奇;黄向群;祝新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焱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套管 穿刺内芯 套接组件 可视化 握持 冲洗 引导装置 穿刺 调节臂 脑穿刺 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脑组织损伤 蛇形牵开器 二次扩张 脑内血肿 手术过程 透明材料 周围组织 斜开口 医源性 颅内 鞘管 外接 相套 成功率 清晰 观察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脑内血肿清除术使用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视化脑穿刺引导装置,包括穿刺内芯组件、限位套管组件、握持冲洗套接组件,穿刺内芯组件套设于限位套管组件内,限位套管组件通过握持冲洗套接组件外端的斜开口与其相套接,穿刺内芯组件、限位套管组件和握持冲洗套接组件所用材料均为透明材料,在穿刺及手术过程中可以清晰观察周围组织,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医源性损伤;通过扶持第二调节臂,可以调整鞘管在颅内方向及深度;第二调节臂可外接医用蛇形牵开器固定;可二次扩张,避免了一次扩张过大造成的损伤。本发明具有可视化、灵活性及稳定性好、能够减少脑组织损伤、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脑内血肿清除术使用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视化脑穿刺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开颅手术,手术创伤大,对边缘血肿清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随着内镜设备的进步,也伴随着脑出血内镜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脑出血的内镜微创治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目前神经内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国内也逐渐普及,但市面现有的内镜鞘管存在很多缺点,比如血肿穿刺过程存在盲目性,虽有导航等定位软件辅助穿刺,但因无法在穿刺过程中观察周围组织结构,仍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和穿刺失败;穿刺鞘管内径偏大(均在2cm以上),导致手术中对脑组织损伤较大;手术过程中调节鞘管方向困难,操作较为复杂;手术过程中冲洗术区困难,容易影响操作视野;并且整套装置价格不菲,临床未能得到广泛使用、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化、灵活性及稳定性好、能够减少脑组织损伤、实用性强的脑穿刺引导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视化脑穿刺引导装置,包括穿刺内芯组件、限位套管组件、握持冲洗套接组件,所述穿刺内芯组件套设于限位套管组件内,所述限位套管组件通过握持冲洗套接组件外端的斜开口与其相套接,所述握持冲洗套接组件包括限位管鞘、斜向鞘头、一级调节臂、二级调节臂和水药一体冲洗管道,所述限位管鞘一端设有斜向鞘头并与其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斜向鞘头为斜开口式结构,所述限位管鞘另一端设有第一鞘座,所述第一鞘座底端设有第一调节臂并与其呈斜向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底端设有第二调节臂并与其呈斜向连接,所述水药一体冲洗管道设于限位管鞘内端管壁上,所述水药一体冲洗管道侧端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贯穿于限位管鞘内端管壁并向外延伸,所述水药一体冲洗管道一端开设有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鞘座与第一调节臂间夹角呈115°-140°,所述第一调节臂与第二调节臂间间夹角呈115°-14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内芯组件包括端盖、细空心管体和粗空心管体,所述细空心管体一侧设有粗空心管体并与其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粗空心管体一侧设有与端盖并与其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端盖呈圆弧封闭结构,所述细空心管体一侧设有鞘管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套管组件由一级鞘头、固定管鞘、二级鞘头、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组成所述固定管鞘一端设有一级鞘头,其另一端设有二级鞘头,所述一级鞘头或二级鞘头一侧镜像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鞘头与连接片呈斜向连接,所述穿刺内芯组件与限位套管组件间通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穿刺内芯组件、限位套管组件、握持冲洗套接组件的管体上均标注有长度刻度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细空心管体空心部分的内径与神经内镜外管的外径一致;粗空心管体空心部分的内径略小于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穿刺内芯组件与神经内镜套接后,神经内镜镜头与端盖间距为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焱,未经张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4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