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骑跨式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与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5004.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聪;孙春廷;费树明;庞俊平;杨锋峰;李宝旭;赵明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聪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9/14;B66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200 吉林省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骑跨式 铁路 集装箱 专用 装卸 设备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跨式铁路集装箱装卸专用设备与作业方法,门式框架偏置骑跨于铁路线上,门式框架跨度内,容纳一个集装箱作业宽度,也可正常通过一辆集装箱运输卡车,形成二车道结构模式,吊具可在门式框架内升降、横移、吊运,进行铁路集装箱的换装、捣箱、堆垛、普通货物的落地装卸、干散货物的立转装卸等作业,并提供了采用本设备进行铁路集装箱的换装、捣箱、堆垛、普通货物的落地装卸及干散货物的立转装卸等作业方法,解决了铁路集装箱立转装卸以及其他各种装卸作业的问题,属于集装箱物流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跨式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与作业方法, 采用这种设备与作业方法,能够对铁路运输列车上的集装箱进行换装、捣箱、堆垛、普通货物的落地装卸、干散货物的立转装卸等作业,属于集装箱物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集装箱运输货物具有快速便捷、货物安全、低损耗、运输标准化、适用运输方式广等优点,日益得到推广普及,铁路集装箱运输亦随之迅速发展,尤其是铁路集装箱货物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运输快速、免包装、货物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运输效益高等优点,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需求急剧增长,铁路集装箱的装卸作业是整个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中的重要环节。
铁路集装箱的装卸作业主要可划分为两个环节:1、对集装箱整体的装卸作业,包括集装箱的吊运、换装、捣箱、堆垛等作业;2、对集装箱内部货物的装卸作业,包括普通货物的落地装卸、干散货物的立转装卸等。现有的铁路集装箱整体装卸方法通常采用大型集装箱起重设备,例如大型龙门式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等吊运集装箱,进行换装、捣箱、堆垛等作业,将集装箱放置在集装箱运输卡车上进行转运作业。集装箱内部普通货物的装卸作业,通常是将集装箱放置于地面或平台上,或者将放置在集装箱运输卡车上集装箱对平货物存放平台,采用人工、叉车、输送机及装卸桥等,进行普通货物装卸。集装箱内部干散货物的装卸作业,一种原始的方法是将货物进行包装,采用与普通货物相同的作业模式进行装卸;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种敞顶集装箱,采用输送机或卸料斗装卸干散货物,敞顶集装箱一般需要防雨篷布覆盖;最新的方法是采用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将集装箱立转起来,进行干散货物的装卸作业,现有这类设备主要有:1、集装箱立转车,例如集装箱倾转拖车(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920013857.1)等,2、集装箱立转平台,例如集装箱倾转平台(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920013856.7),3、门式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例如集装箱倾转或竖立设备(发明专利号:ZL201210098956.0),4、液压翻板一般只用于卸货使用,集装箱立转后,采用输送机进行干散货物的装卸运输。这些作业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采用常规通用设备吊运集装箱,设备庞大,结构复杂,占用的作业场地空间大,作业场所条件要求高,整体投资大,装卸工艺方法不成熟,能实现的作业模式少,设备配套衔接不合理,往往需要多次吊运集装箱,作业成本费用高、效率低,总体效益差,成为制约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表达和理解更为方便和准确,不至产生误解与歧义,特对说明书中出现的概念和术语进行必要的定义和解释说明:
集装箱装卸作业:对集装箱进行整体吊运(起吊和转运)和内部货物装载(装箱)和卸载(拆箱)等的全部各种作业,能够将集装箱立转起来进行货物装卸作业时,称为集装箱立转装卸作业。
集装箱装卸设备:用来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专业机械设备,包括各种集装箱装卸桥、起重机、正面吊、跨运车、叉车、挂车、输送机等,也包括下述的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等。
吊运:是指用吊具将集装箱吊起或放下、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操作。
捣箱:将集装箱从原来的位置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作业,包括:将集装箱在运输车辆之间、堆场(包括临时存放地)之间、堆场与运输车辆之间等的位置交换;
换装:将集装箱由一运输工具上卸下,再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的作业,是捣箱的一个特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聪,未经孙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