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5602.9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高文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杆 摆杆 滑块 门铰 伺服电机 连接头 门板 自动检测系统 滑动式安装 控制器 安装柱 固定架 家具门 铰接 耐久性检测 输出轴连接 螺栓 伺服 滑动轨迹 机电连接 准确度 外露端 限位块 插装 位块 锁定 自动化 伸出 检测 自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其包括固定架、伺服电机、摆杆、调节块、导向杆、滑块、连杆、连接头、门板、门铰安装柱和控制器,伺服电机安装于固定架上,摆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为自由伸出的外露端,调节块滑动式安装在摆杆上,在调节块上还设置有第一锁定螺栓,导向杆的一端铰接在调节块上,滑块滑动式安装在导向杆上,在导向杆上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滑块的滑动轨迹上,连杆插装于滑块上,连接头的一端铰接在连杆的一端,连接头的另一端与门板相连接,门铰的两侧分别与门板和门铰安装柱相连接,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检测,提高了门铰的耐久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家具用门铰检测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来判断产品性能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门铰耐久性能试验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在进行门铰耐久性能检测时,固定柜体或柜体侧板,门板通过门铰安装于柜体或柜体侧板上,在门板上附加适量负载,然后在门把手或指定施力点按设定的频率和角度对门板进行推拉开关,到达设定的动作循环次数后停止测试,检查评估门铰产品是否有质量损毁。
其中,在门板的开关过程里,不能对门板有太大的侧向力(沿门板方向的力),否则会对门铰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另外,如门铰带有关闭缓冲功能,需要在其功能起效的位置停止对门板施力,让门铰的缓冲装置在每次循环时都能自由运行,以免外力对门铰的缓冲装置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以上描述的检测要求,常规的门铰耐久测试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满足检验条件。常规测试机的用于拉动门板的传杆都是直线运行的,与门板的开关动作(圆弧)不吻合,在推拉过程中会对门铰附加较大的侧向力,带来测试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而且测试机与门板的连接一般是用绳子系着把手或施力点来实现门板关闭时的缓冲功能,绳子的摩擦力会影响缓冲功能的完全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其实现自动化检测,提高了门铰的耐久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固定架、伺服电机、摆杆、调节块、导向杆、滑块、连杆、连接头、检测用的门板和门铰安装柱以及用于控制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安装于固定架上,摆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摆杆水平摆动,摆杆的另一端为自由伸出的外露端,调节块滑动式安装在摆杆上,能够沿摆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在调节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调节块锁定在摆杆上的第一锁定螺栓,导向杆的一端可水平转动式的铰接在调节块上,滑块滑动式安装在导向杆上,能够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导向杆上还设置有位置可沿导向杆长度方向上调节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滑块的滑动轨迹上,连杆插装于滑块上,连接头的一端可水平转动的铰接在连杆的一端,连接头的另一端与门板相连接,待检测的门铰的两侧分别与门板和门铰安装柱相连接,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根据门铰耐久性检测所依据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设定伺服电机的转动频率、转动次数和转动角度参数,以此来驱动伺服电机动作,进行门铰的耐久性检测。
进一步的,家具门铰耐久性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转动座,转动座的下面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由伺服电机带动转动座转动,在转动座的上面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的上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压块,摆杆的用于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那端嵌入安装槽中,并通过压块紧压于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转动座的上面设有两条安装槽,两条安装槽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进一步的,滑块上设有横向的滑孔,连杆活动穿于滑孔中,在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杆锁定在滑块上的第二锁定螺栓。
进一步的,在导向杆上设置有两块限位块,滑块位于两限位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未经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