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的主动激光视觉稳健焊缝跟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6086.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汤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高先进制造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48 | 分类号: | B23K26/348;B23K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电弧 复合 主动 视觉 稳健 焊缝 跟踪 系统 | ||
1.一种用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的主动激光视觉稳健焊缝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器人(1)、主动激光视觉系统(2)、激光光源(3)、图像处理系统(4)和控制系统(5),所述主动激光视觉系统(2)和激光光源(3)均设于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器人(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4)设于控制系统(5)中,所述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器人(1)、主动激光视觉系统(2)、激光光源(3)、图像处理系统(4)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
所述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器人(1)中设有工业机器人(11)、激光复合焊接头(12)、送丝机构(13)和焊接电源,所述激光复合焊接头(12)设于工业机器人(11)的前臂上,所述送丝机构(13)设于激光复合焊接头(12)的一侧,所述焊接电源对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器人(1)提供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送丝速度的参数进行一体化调节;
还包括用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的主动激光视觉焊缝跟踪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
1):首先激光视觉传感器将结构光投射到焊缝表面,识别出焊缝轮廓信息相关的激光条纹带;
2):然后工业相机获取上一步骤中产生的激光条纹带的图像,并将数据传送给图像处理系统(4),通过图像处理系统(4)的数据提取模块提取焊缝特征信息,从激光条纹带的中心线检测到焊缝位置后,即:进行无变形激光条纹带基线探测和焊缝特征点提取;
3):然后再对焊缝进行智能跟踪,然后根据跟踪的结果来控制具体的焊接工作,在焊缝跟踪过程中会发现工业机器人(11)路径精确或者不精确两种情况;
4):当上一步骤跟踪过程中确认工业机器人(11)路径精确时,其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
a)、机器人控制器发出HOME位信号,工业机器人(11)到达程序初始位,然后工业机器人(11)开始搜索起始点;
b)、机器人控制器搜索机器人工具端TCP起始点;
c)、然后建立第一寄存器队列,记录与焊缝特征点对应的激光视觉传感器位置序列;
d)、然后判断机器人工具端TCP起始点是否位于初始焊缝特征点,如果不是,那么其将要返回步骤b)至c)重新搜机器人工具端TCP起始点;如果是,那么机器人工具端TCP位于焊接路径起始位置信号,然后机器人控制器开始焊接操作指令;
e)、然后机器人控制器开始焊缝跟踪操作指令;
f)、继续建立第一寄存器队列,记录与焊缝特征点对应的激光视觉传感器位置序列;
g)、机器人工具端TCP进行焊缝特征点跟踪操作;
h)、机器人工具端TCP是否位于末位焊缝特征点,如果不是,那么其要返回步骤f)至g)重新进行第一寄存器队列建立;如果是,那么机器人工具端TCP位于焊接路径最末端位置信号;
i)、机器人控制器结束焊接操作指令;
5):在上述步骤3)在焊缝跟踪过程中会发现工业机器人(11)路径不精确,存在偏差时,需要对焊缝特征点轨迹的偏差进行补偿,使得机器人工具端TCP起始点沿较为精确的焊缝特征点所生成的路径运行,直至完成激光焊接操作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的主动激光视觉稳健焊缝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机器人(11)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其中设有基座(111)、机械臂和驱动机构(112),所述机械臂中设有下臂(113)和前臂(114),所述基座(111)上设有用于安装下臂(113)的安装座(115),所述下臂(113)下部与安装座(115)采用活动式连接,所述前臂(114)安装于下臂(113)的顶部,且两者采用活动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的主动激光视觉稳健焊缝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激光视觉系统(2)中设有激光视觉传感器和工业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高先进制造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同高先进制造科技(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0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