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423.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1015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内存计算 并行处理 存储系统 内存体系 体系结构 大数据 时效性 数据库结构 处理模式 存储设备 基础构建 内存架构 内存容量 信息检索 存储级 大容量 非易失 内存 能耗 | ||
1.一种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将新型存储级内存SCM和DRAM横向混合在一块共同作为内存,SCM主要存储原始数据用于读操作,DRAM则用于存储频繁读写操作的数据;
所述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包括:将新型内存SCM和DRAM统一编址,从外存读入的原始数据存储在SCM中,将程序运行过程中频繁读写的中间数据和校验数据存入DRAM中,写入的中间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再写入到SCM中;
所述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的数据处理进一步包括:
(1)若任意由“0,1”确定的二进制系统编码矩阵为Gr·m,Gr·m为由“0,1”构成的二进制矩阵,矩阵用于产生冗余数据,具体表示为:
(2)根据二进制编码矩阵的行向量l1,l2,…,lr·m中“1”的个数确定出根据该向量计算校验位时所需要的XOR计算次数,并计算任意两向量la,lb之间不相同的位数;
(3)若向量la中元素为“1”的位数为k,则系统利用该向量进行产生冗余数据需要进行k-1次XOR运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大数据存储方法针对整个编码矩阵Gr·m对原始文件进行编码计算的优化方法包括:
(1)根据编码矩阵中Gr·m的每一行向量中“1”的个数,确定出根据该行向量计算校验位所需要的XOR次数,行向量中“1”的个数用k来标记,则利用该行向量计算校验位所需要的XOR次数为(k-1)m,其中m为每个参与校验计算的原始数据块的大小;
(2)比较编码矩阵中任意两个行向量之间的元素相同位与元素不同位的个数,记为(e/d),其中e表示两个向量中元素相同的位个数;d表示两个向量中元素不同的位个数;
(3)若某一行向量li(1≤i≤r·m)所需要的XOR次数小于或等于步骤B中不同位数d,则直接根据该向量计算出该行所对应的校验数据块,并将该向量记为lj;
(4)利用(3)确定的向量lj,根据步骤B中相同位数与不同位数之比,确定下一个计算行向量,当某行向量lk与向量lj不同位数小于相同位数,且lk与向量lj不同位数与其余各个向量不同位数达到最小时,则根据向量lj已计算出的校验数据来计算由lk确定的校验数据;
(5)若仍有未计算校验位,则按照(4)计算规则,以lk为基础向量,寻找下一待计算向量,并返回(4);
(6)是否已确定全部校验位计算过程,若是,则保存校验位依次计算过程,若否,则按照原始对应关系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4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