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组分反射式NEA 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558.3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陆菲菲;田健;夏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1/34 | 分类号: | H01J1/34;H01J9/1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线 纳米线阵列 光电阴极 组分渐变 反射式 激活层 层堆叠 衬底层 制备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组分反射式NEA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其特征在于,该光电阴极自下而上由衬底层、若干p型GaN纳米线、若干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和Cs/O激活层组成;所述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是由9个自下而上Al组分降低的层堆叠而成,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与p型GaN纳米线接触,Cs/O激活层覆盖于整个纳米线阵列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探测材料技术,特别是一种变组分反射式NEA 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lGaN光电阴极是一种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发射材料,通过在表面吸附Cs/O等原子降低光电发射材料表面的逸出功,从而降低材料表面的真空能级,进一步获得负电子亲和势(NEA)AlGaN光电阴极,提高了其量子效率,与传统的正电子亲和势(PEA)紫外光电阴极相比,NEA AlGaN光电阴极显示了量子效率高、暗发射电流小、紫外可见光抑制比高、稳定性好、发射电子能量分布集中等众多优点,因此在紫外探测以及真空电子源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一般的AlGaN光电阴极均采用薄膜材料制成,薄膜材料具有生长工艺成熟,成膜质量好等优点,但薄膜材料的反射率大,不能充分吸收入射光的能量。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lGaN纳米线阵列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准一维纳米结构,具有不同于AlGaN薄膜材料的新型物理或者化学特性。当光子接触表面纳米尺度的阵列时发生光吸收效应,没有被吸收而透过的光子也会由于反射或折射作用最终被吸收掉,很难逃出来,形成“光子捕获效应”,提高了光子的吸收率,可以进一步提高AlGaN光电阴极的量子效率。
高的量子效率有助于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从而显著提高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与“日盲”区的紫外探测能力。虽然采用纳米线阵列结构提高了量子效率,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探测要求,AlGaN纳米线阵列的量子效率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AlGaN纳米线采用的是单一Al组分,入射光照射到纳米线阵列上产生电子,而单一Al组分对于电子在光电发射材料中的输运阻力较大,因此单一组分的AlGaN纳米线阵列不能进一步提高光电阴极的光电发射性能。
现在对于Al组分纳米线阵列结构提出的生长方式主要是采用刻蚀的方法,但是刻蚀会破坏纳米线阵列侧壁上的Al组分含量,而且刻蚀得到的GaN纳米线阵列直径较大,表面破坏的程度较大,所以迫切需要通过改善生长方法来得到生长质量较高的变Al组分的GaN纳米线的阵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组分反射式NEA 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及制备方法,在提高光子的吸收率的同时,形成内建电场减少光电子的输运阻力,从而提高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的量子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组分反射式NEA AlxGa1-xN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其特征在于,该光电阴极自下而上由衬底层、若干p型GaN纳米线、若干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和Cs/O激活层组成;所述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是由9个自下而上Al组分降低的层堆叠而成,组分渐变p型AlxGa1-xN纳米线与p型GaN纳米线接触,Cs/O激活层覆盖于整个纳米线阵列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更换式熔断器
- 下一篇:一种CT球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