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926.4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F24F7/04;F24F1/00;F24F3/16;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熊曲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框架 系统 | ||
本文涉及太阳能发电建筑立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包括:框架立柱,为中空柱体结构;室内侧通风口,设置于框架立柱的侧壁;窗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框架立柱内,窗体与室内侧通风口相对间隔设置并将框架立柱的中空部分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室外空气连通;以及进风通道,设置于框架立柱并连通新风系统的送风管道与第二部分。通过该建筑立面框架,可根据需要向室内输送新风和/或进行室外内的通风换气,结构合理、紧凑,不影响建筑结构和建筑立面的美观性。本文还公开一种建筑立面系统,包括多个前述建筑立面框架。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太阳能发电建筑立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空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室内空气中存在的诸多健康隐患采取的基本措施有两种。一种措施是在建筑物内安装中央集成新风系统,通过对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释放至建筑物内部。但中央新风的新风管道安装时严重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寿命。另一种措施是在建筑墙体或者建筑窗体上安装通风器,以实现内外空气的流通。但是通风器的安装会破坏建筑窗体的结构和建筑立面的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建筑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立面系统。
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包括:
框架立柱,所述框架立柱为中空柱体结构;
室内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的室内侧侧壁;
窗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内,所述窗体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相对间隔设置并将所述框架立柱的中空部分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室外空气连通,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窗体和所述室内侧通风口之间;以及
进风通道,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并连通新风系统的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二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送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空气净化结构,设置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所述空气净化结构用于净化由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向室内输出的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安装于所述框架立柱的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立柱包括沿高度方向排列并相连接的第一框架立柱和第二框架立柱,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立柱周向封闭,所述第一框架立柱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管道口;
所述室内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立柱的侧壁,所述窗体对应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立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室外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立柱,所述室外侧通风口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框架立柱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通风盖,可开闭地连接于所述框架立柱,所述通风盖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室内侧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盖设有百叶结构,所述百叶结构的开合度可调,所述百叶结构用于在所述通风盖关闭所述室内侧通风口时实现进风量的可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通风栅格,所述通风栅格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靠近室外的侧壁。
一种建筑立面系统,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建筑立面框架,以及与所述建筑立面框架固定的建筑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面板为太阳能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面板为薄膜太阳能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