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杏鲍菇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7904.X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干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溪县琪英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陈蒋玲 |
地址: | 629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杏鲍菇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的生产方法,包括培养处理,将杏鲍菇在初始温度22‑24℃培养10天定植,再在后续10天提升0.8‑1.5℃培养成长,再在后续3‑5天提升温度4‑5℃培养至完全成熟。本发明通过对杏鲍菇的培养过程的方法改进,能够使得杏鲍菇在培养过程中获得好的出菇率,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培养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杏鲍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
杏鲍菇在发菌培养过程中,后熟时间较长,培养周期一般为35-40天,生产周期较长,但培养周期时间过短如在20-28天,出菇率低,仅为7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能够减少杏鲍菇的生产周期又能提高出菇率,解决了上述生产周期短导致的出菇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杏鲍菇的生产方法,包括培养处理,具体为:将杏鲍菇在初始温度22-24℃培养10天定植,再在后续10天提升0.8-1.5℃培养成长,再在后续3-5天提升温度4-5℃培养至完全成熟。
培养成长过程中,提升温度分为三个阶段:在培养成长前期1-2天进行第一稳定提升温度阶段、4-6天在培养成长中期进行温度稳定阶段、在培养成长后期1-2天进行第二稳定提升温度阶段,第一稳定提升温度阶段时温度提升0.3-0.6℃,第二稳定提升温度阶段时温度提升0.5-0.9℃。
在完全成熟过程中,提升温度分为2个阶段:在1-2天温度提升2-3℃,在继续的2-3天温度提升1-2℃。
还包括出菇处理:根据出菇时段逐步降低出菇温度,并依据出菇时段配合调整光照时间、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出菇时段的前半段进行全天气光照处理,出菇时段的后半段控制湿度在80-90%,出菇时段的二氧化碳浓度配合出菇温度的变化进行先减小后增大的处理方式。
将出菇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五个时期的时间段长短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
依照五个不同的时期进行1-3°幅度的降温,初始温度为16-17℃。
在出菇过程中每间隔6小时通风一次,并且增加通风时长1小时。
二氧化碳浓度在第一阶段控制在4000-5000ppm,第二阶段控制在2000-3000ppm,第三阶段控制在3500-4500ppm,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均控制在6000-8000ppm。
本发明中将温度逐步提升能够帮助菌丝成长,获得足够的成长效率,现有技术在进行杏鲍菇培养时,在28℃左右培植菌丝,待菌丝长满后进行后熟生长,后熟培养时则在某个温度值进行的,这样其实忽略了后熟期杏鲍菇的生长空间。本发明的发明人将温度进行提升,并分阶段分幅度的对杏鲍菇进行培养,能够使得杏鲍菇的出菇率增大,缩短培养周期。
发明人进一步发现温度提升的方式不同对杏鲍菇的生长也会不同,本发明中采用先小幅度提升温度,中期平稳温度以供杏鲍菇成长,后期在杏鲍菇旺盛长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温度以延续杏鲍菇的生长旺势。这样在能够缩短培养周期的同时,保证杏鲍菇的出菇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溪县琪英菌业有限公司,未经蓬溪县琪英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7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杏鲍菇出菇整齐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