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防渗膜接头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503.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池;梁艳文;潘意宽;张中亮;刘天懋;吴海波;李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4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本体 注浆槽 防渗膜接头 固定连接部 防渗膜 施工 地下 渗透膜 开口 成功应用 防渗处理 侧端 绕置 伸入 延伸 污染 | ||
1.一种地下防渗膜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注浆槽,每个所述注浆槽内设有固定连接部,所述注浆槽与所述固定连接部均由所述接头本体的侧端向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部延伸,所述接头本体的两侧端设有开口并通向所述注浆槽,进而,通过所述开口伸入防渗膜或渗透膜,通过所述固定连接部绕置固定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防渗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侧端中部断开进而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固定连接部包括固接端以及绕接端,所述固接端固接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侧端断开处,所述绕接端向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防渗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接端包括供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绕置连接的扩大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防渗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头呈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伸入所述注浆槽内的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紧贴并熔接于所述扩大头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防渗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端与所述绕接端之间包括一平直延伸段,所述平直延伸段的宽度小于所述扩大头的扩大宽度,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包括初始段、绕覆段以及外接段,所述平直延伸段的上下表面分别用于与所述初始段以及所述外接段平直贴合,所述扩大头的表面用于与所述绕覆段紧密贴合。
6.一种地下防渗膜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膜接头;
将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分别从单个所述接头本体的两侧端伸入所述注浆槽内;
将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绕过所述固定连接部深入所述注浆槽的绕接端;
将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紧贴固定于所述固定连接部的表面;
于所述注浆槽内注浆直至将所述注浆槽注满;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通过多个所述防渗膜接头将多个所述防渗膜或渗透膜围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防渗膜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绕置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固定连接部包括固接端、平直延伸段以及绕接端,所述固接端固接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侧端断开处,所述绕接端向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部延伸且包括一扩大头,所述平直延伸段一体连接于所述固接端与所述绕接端之间;
将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由所述接头本体的侧端断开处伸入所述注浆槽内,并沿所述平直延伸段逐步延伸,直至完全绕过并包覆于所述扩大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防渗膜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包括初始段、绕覆段以及外接段,将所述初始段以及所述外接段平直贴合于所述平直延伸段的上下表面并相互熔接,将所述绕覆段紧密贴合于所述扩大头的表面并相互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5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染土壤隔离施工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阶梯式膨胀加强带系统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