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1165.1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单亦先;劳海港;王永诗;胡秋媛;王晓蕾;李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卡扣滑槽 可更换 卷入 发育 变形 变形装置 右夹板 左夹板 滑轨 模拟试验过程 研究技术领域 构造地质学 运动和变形 变形过程 方向可控 构造环境 构造性质 模拟过程 随机移动 相对设置 有效控制 变形块 变形盘 石英砂 运动量 反转 松散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设置在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之间的松散石英砂、变形块和变形滑轨,通过将变形断块的下部固定在可更换卡扣滑槽或可更换无卡扣滑槽,采用可更换卡扣滑槽和可更换无卡扣滑槽与变形滑轨相互配合,保证在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过程中,变形断块的运动和变形方向可控,防止了模拟试验过程中基底断块发生随机移动,有效控制构造性质反转模拟过程中主动变形盘的运动量大小,提高了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模拟精度,可以实现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模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6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491059.9、发明名称为“一种模拟复杂基地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构造样式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T、P、Harding和L、D、Lowell的分类原则,将盆地盖层变形是否受基底构造的控制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其中基底卷入型构造不仅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格局,而且与矿产资源的形成聚集密切相关。基底卷入型的构造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研究是根据现今的变形结果反推其构造演化,受构造形成的长期性、变形的有限性以及岩石流变的复杂性影响,往往造成构造成因的多解性。能够反演地质构造演化的物理模拟在地质学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基底卷入型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底断层直接影响着沉积盖层的构造类型和发育规模,其中最为经典的是钟大赉(1981)建立的基底构造对盖层构造控制的模式和张文佑(1984)的基底断裂对盖层褶皱控制的模型,两者均强调基底断裂组合形式、运动方式对晚期断裂的控制或影响,尤其在多期叠合盆地中基底断裂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传统的构造模拟装置采用预先设计基底断层,而且模拟实验过程中基底断块随机移动,导致变形效果趋向多样性,尤其是经历多期构造活动和构造性质反转的复杂卷入型构造的模拟需要进行多次偶然性影响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从而造成模拟的效果精度不高、理论误差太大甚至无法评价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旨在防止模拟试验过程中基底断块发生随机移动,有效控制构造性质反转模拟过程中主动变形盘的运动量大小,提高了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模拟精度,可以实现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模拟。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基底卷入型构造发育的变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设置在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之间的松散石英砂、变形块和变形滑轨,其中,所述变形块安装在所述变形滑轨上,所述松散石英砂设置在所述变形块的上部。
可选的,所述变形块包括变形断块、可更换卡扣滑槽和可更换无卡扣滑槽,其中,所述变形断块设置在所述可更换卡扣滑槽和所述可更换无卡扣滑槽的上部。
可选的,所述变形滑轨为工字型滑轨,所述可更换卡扣滑槽和所述可更换无卡扣滑槽均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工字型滑轨上。
可选的,所述变形断块与所述可更换卡扣滑槽或所述可更换无卡扣滑槽之间固定连接。
可选的,相邻的2个所述变形断块之间的连接面为完全贴合的变形断面。
可选的,所述变形断块的端面与用来固定所述变形断块的所述可更换卡扣滑槽或所述可更换无卡扣滑槽的端面形状相同。
可选的,所述变形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相对运动的马达。
可选的,所述变形断块的材质为6000系列铝合金,所述变形断块的厚度大于10cm,所述变形滑轨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北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1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