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植被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2270.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6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朴;刘金铜;付同刚;高会;郭凯;梁红柱;倪世存;齐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9/0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李彤晓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重度 盐碱地 植被 恢复 方法 | ||
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植被恢复方法,属于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重度盐碱地的调查与选地;B、开展辅助工程措施设计与施工;C、黄腐酸水溶肥料的投入与排水排盐技术的应用;D、混合草种的投放与恢复植被的养护管理。本发明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低风险的生态优势;实现了目标区域盐分降低、土壤保墒的目标;实现了滨海重度盐碱地原土、原位的植被快速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植被恢复方法,包括重度盐碱地的调查与选地、辅助工程措施及使用关键技术、黄腐酸水溶肥料的投入、混合草种的投放、植被的养护管理,各种技术的融合形成了集成创新,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低风险的生态优势。
背景技术
我国约有盐碱荒地2.1×106公顷,是我国在一种重要的生态类型,也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后备耕地资源,对其开展生态修复,甚至开发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发展新型能源和固定二氧化碳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在如何改良重度盐碱地,重复利用重度盐碱地区位、环境优势,已成为盐碱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氯化物为主的滨海盐碱地是我国盐碱地的重要类型之一,环渤海地区包含了大连、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渤海新区等我国重要产业区域,光秃的、盐斑随处分布的重度盐碱地,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挑战,非常不利于整体环境的效果,无法满足招商引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符合我国构建生态良好型社会的政策导向。
传统的重度盐碱地绿化的方法主要是客土替换,即将重度盐碱地约1米左右的盐碱土挖走,随即填入约1米左右的非盐碱或低盐碱的客土,再选择人工培育的耐盐树种或草本植被予以种植,可在当前产生较好的生态修复和改良的效果,实现绿化和改良生态环境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工程成本高,且修复效果随着年份的延长而呈现逐年衰退的现象。俗称“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见阎王”。重度盐碱地的低成本、原土、植被快速恢复的技术成为原来越多盐碱地生态改良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重度盐碱地生态恢复成本高、恢复效果不稳定、风险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植被恢复方法,该方法采用现代流行工程手段和关键技术排水控盐、黄腐酸的投入抑制了暗管排盐带来的土壤碱化效应,混合草种的搭配提高了植被恢复的效果,各种技术的融合形成了集成创新,通过先进管理措施保持恢复效果的持续稳定。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重度盐碱地的调查与选地:选择土壤类型为全盐含量超过0.6%,pH值在7.5-8.5之间,以氯化物为主的滨海盐土;
B、开展辅助工程措施设计与施工:包括暗管排水工程、微地形改造工程;
C、黄腐酸水溶肥料的投入与排水排盐技术的应用:在夏季第一、二次降雨量大于30mm时,采用暗管排水的方法在12-48小时内将明水通过暗管排出土体;第三次降雨量大于30mm时,采用喷施的方法,施入黄腐酸水溶肥后,在12-48小时内将明水通过暗管排出土体;
D、混合草种的投放与恢复植被的养护管理:播种混合草种,随后进行恢复植被的养护管理。
步骤A中,选择土壤导水率为1.0-3.0cm/小时、土壤质地为砂壤土,重度盐碱地周边有排水沟渠、排水网畅通的地块。
步骤B中,暗管排水工程设计暗管埋深在0.6-1.8m之间,暗管间距为5-80m,暗管坡降在0.5%-3%之间,暗管滤料石子粒径为10-20mm、砂子粒径为0.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