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2987.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振朴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B28C5/16;B28C7/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空间 转筒内腔 排料口 上料 连续上料装置 连接结构 出料口 搅拌室 输料管 排出 降低设备 搅拌扇叶 控制装置 驱动结构 驱动转筒 容纳设备 上料装置 上下相对 原料混合 段连接 可转动 转筒 转动 伸出 | ||
1.一种上料方法,采用连续上料装置进行上料,所述连续上料装置包括
搅拌室(1),具有搅拌空间(10),底部设有与所述搅拌空间(10)连通的出料口(11);
转筒(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搅拌室(1)上,具有位于所述搅拌空间(10)内部的第一段(21)和向上伸出所述搅拌空间(10)的第二段(22),并且所述第二段(22)、以及与所述第二段(22)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一段(21)内部设有转筒内腔;
驱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转筒(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筒(2)转动;
输料管(3),至少为2个,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转筒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转筒内腔输送原料;
排料口(4),距离所述第一段(21)的外壁一定距离设置,用于将所述原料由所述转筒内腔输送至所述搅拌空间(10);
支架,为两个,水平方向设置,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段(21)上;
搅拌扇叶(5),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多个所述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5)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筒(2)的高度方向的方向排布,所述搅拌扇叶(5)上设置有搅拌齿,同一所述支架上相邻两个搅拌扇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0mm,上下两个支架上相对的两个搅拌扇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00mm,所述搅拌扇叶(5)与所述排料口(4)上下相对,用于将从所述排料口(4)排出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筒(6),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22)的端部连接,并且所述连接筒(6)具有与所述转筒内腔连通的连接筒内腔;
外壳(61),环绕所述连接筒(6)设置,与所述连接筒(6)外壁形成容料空间(60),并且所述连接筒(6)能够绕所述外壳(61)转动;所述输料管(3)设置在外壳(61)上与所述容料空间(60)连通;
进料口(62),具有若干个,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筒(6)上,连通所述容料空间(60)和所述连接筒内腔;
具体的上料步骤包括
S1.启动驱动结构,使所述驱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驱动转筒(2)转动;
S2.通过输料管(3)向所述转筒(2)的转筒内腔输送原料,并使用至少一个所述输料管(3)输送一种原料;
S3.调整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速度,使从排料口(4)排出的原料落在搅拌扇叶(5)上方;
采用的连续上料装置还包括混料齿牙,设置在所述转筒内腔的内壁上,在所述转筒转动时,跟随所述转筒(2)转动,进而对进入到所述转筒内腔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连续上料装置还包括
出料孔(23),至少为一个,开设在所述第一段(21)外壁上,与所述转筒内腔连通;
托板(2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段(21)外壁上,且位于所有所述出料孔(23)的下方;
内罩(25),安装在所述搅拌空间(10)内部,与所述第一段(21)外壁相对形成第一出料空间(26),与所述托板(24)相对形成第二出料空间(27),所述第一出料空间(26)与第二出料空间(27)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出料空间(27)的远离所述第一段(21)的末端设有所述排料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连续上料装置还包括混料托板(28),所述混料托板(28)环绕所述转筒(2)设置在所述出料孔(23)下方,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罩(25)和/或所述搅拌室(1)上,且边缘与所述内罩(25)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连续上料装置中最靠近所述混料托板(28)的出料孔(23)的中心与所述混料托板(28)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所述混料托板(28)边缘与所述转筒(2)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且H/L≥0.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连续上料装置还包括输送结构,用于接收从所述出料口(11)排出的混合料,并将其输送至选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振朴,未经汪振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浪费的砂浆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砂浆原料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