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3344.9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白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嘉仕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S20/4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传导装置 太阳能采暖 家庭住户 通风系统 侧壁 通风净化装置 采暖装置 贯通连接 软管 上端 太阳能光伏板 内侧壁 内底壁 铰接 下端 加热 太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包括外箱,所述外箱一侧的侧壁上铰接有热传导装置的上端,且热传导装置远离外箱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热传导装置的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软管贯通连接有采暖装置,且采暖装置与外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的侧壁上端通过第二软管贯通连接有通风净化装置,且通风净化装置与外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此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结构简单,有效的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充分对外界空气进行加热提温,快速便捷,利于推广,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按组装的组装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人为创造的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产生并配送暖气。太阳能光伏板一般安装在建筑物外侧,并靠近墙体,通过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电力带动安装的采暖通风装置将空气加热后吹入建筑物,暖气最终由风扇吹入排气管中,并通过分支的多个管道和通孔配送至建筑物内。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3542548和国际专利WO08095502都公开了用于加热空气的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这些现有技术只利用阳光来进行建筑物的采暖和通风,并未充分利用太阳光的温度,加热缓慢且加热后排出的暖气温度高低不均匀。
进气管的进气口通常安装有机械过滤器,由此避免树叶、昆虫和大粒粉尘积聚于能量板中,或者与暖气一起被吹入风扇或进一步吹入建筑物中,然而,直接取自外界的空气可包含大量的花粉、霉菌孢子和各种气味,这些东西不能通过机械过滤器来去除,可能会对建筑物内的人们有害或者令他们感到不适。
现有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的缺陷在于,无法有效去除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太阳能板在安装后无法调节,在我国寒冷的东北地区无法有效的贴合太阳的直射光线,同时,目前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在吸入外界空气后,无法充分加热吸入的外界空气,导致排出的暖风温度不足,影响人们的体验,无法大范围推广。
因此,在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中,需要克服本领域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家庭住户的太阳能采暖通风系统,包括外箱,所述外箱一侧的侧壁上铰接有热传导装置的上端,且热传导装置远离外箱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热传导装置的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软管贯通连接有采暖装置,且采暖装置与外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热传导装置的侧壁上端通过第二软管贯通连接有通风净化装置,且通风净化装置与外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净化装置的内腔中贯通插接有进气管的一端,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外箱的侧壁并到达外箱的外腔,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抽吸风轮,所述通风净化装置的内腔中贯通插接有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且第一连接管的下端与采暖装置的上端贯通连接,所述采暖装置贯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外箱的侧壁并贯通连接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与外箱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加热箱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贯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外箱的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且第一带轮的前侧壁中部垂直连接有第一转轴的后端,第一转轴的前端贯穿外箱的后侧壁到达进气管的内腔并与抽吸风轮的后端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且第二带轮的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伺服电机通过支架与外箱的后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贯穿外箱的后侧壁并到达外箱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嘉仕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嘉仕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3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