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哌嗪-2,5-二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33497.3 申请日: 2018-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9305969B 公开(公告)日: 2023-03-10
发明(设计)人: 李心;张志高;谢志超;贺峰;陶维康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87/04 分类号: C07D487/04;C07D498/04;C07D413/06;C07D413/14;A61K31/4985;A61K31/5383;A61K31/496;A61K31/5377;A61P15/06
代理公司: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
地址: 222047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哌嗪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医药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哌嗪‑2,5‑二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哌嗪‑2,5‑二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治疗剂,特别是作为催产素拮抗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已知或显示抑制催产素会产生有益效应的疾病或病症的用途。其中通式(I)中各基团的定义与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哌嗪-2,5-二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治疗剂,特别是作为催产素拮抗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已知或显示抑制催产素会产生有益效应的疾病或病症的用途。

背景技术

催产素(oxytocin:OT)是一种环状九肽,通常由下丘脑室旁核合成,并经由脑垂体后叶释放。OT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社会联系、有性生殖、分娩等。OT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oxytocin receptors;OTRs)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

OT受体的浓度与自发性子宫活动相关,与非妊娠期相比,妊娠期间人子宫肌层催产素受体mRNA水平,在孕32周和分娩时分别升高100倍和300倍。在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与其受体结合可产生强大功效,产生强烈子宫收缩,有利于胎儿分娩。但是,不合时宜的宫缩,会导致流产和早产。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已有研究表明催产素在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的分娩中起主要的作用,下调催产素或阻断催产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可阻断催产素对子宫的直接(收缩)和间接(增加前列腺素合成)作用。也有研究表明早产患者比同孕龄妇女具有更高的催产素敏感性和催产素受体密度。因此,使用催产素受体拮抗剂阻断催产素与其受体的作用,是抗早产的一种重要途径。

目前,已有一些抗催产素作用的药物用于临床研究,这类安宫保胎药主要包括β-2-肾上腺素激动剂(如利托君,ritodrine)、硫酸镁和乙醇,但由于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利托君可引起婴儿的心动过速、肾素分泌增加、高血糖症,硫酸镁在高于治疗范围4-8mg/dL的血浆浓度时,会引起心脏传导和神经肌肉传导的抑制、呼吸阻滞等问题,大大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使用(Thorton,S.etal.,Experimental Physiology 2001;86,297-302)。Atosiban是OT的一种肽拮抗剂,与大多数肽一样,由于肠道降解作用,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开发用于催产素受体的小分子拮抗剂有望解决这类问题。但由于催产素受体与加压素受体(包括V1a受体,V1b受体,V2受体)的结构非常相似,其中V1a受体和V2受体主要在外周表达,分别具有调节血压和肾脏功能,V1b受体主要在脑和下垂体中表达,可控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脑内啡的释放。因此,出于安全性的考虑,高选择性OTR拮抗剂是以后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Alan D.Borthwick.J.Med.Chem.2010,53,6525–6538)。

目前公开了一系列的OTR拮抗剂的专利申请,其中包括:WO2005028452、WO2005082866、WO2006077496、WO2006092731、WO2006100588和WO2006100557。但高选择性的OTR拮抗剂仍是开发的重点。经过不断努力,本发明人设计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并发现具有此类结构的化合物对OTR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

其中:

环A选自环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和稠合环烷基;

环B为芳基或杂芳基;

G1为N或CR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3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