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3543.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2 | 分类号: | B28D5/02;B28D5/04;B28D7/04;C30B3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单晶硅 片用制绒 切割 装置 | ||
1.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对称设置的电动滑轨(2),两条电动滑轨(2)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置物框(3);电动滑轨(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平台(4),移动平台(4)上连接有第一液压缸(5);移动平台(4)的顶面上安装有减震台(6),减震台(6)上安装有高速电机(7);高速电机(7)上安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上安装有清洗液进管(9),清洗液进管(9)的一侧设置有制绒液进管(10);转动轴(8)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金刚石锯片(11),金刚石锯片(11)的边缘处设置有金刚线(12);金刚石锯片(11)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凹槽(13),每个第一凹槽(13)内均设置有多个清洗液通道(14)和制绒液通道(15);每个清洗液通道(14)均与清洗液进管(9)连接,每个制绒液通道(15)均与制绒液进管(10)连接;所述电动滑轨(2)的一端连接有自动转向收集装置(29);所述移动平台(4)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器(16)和第二感应器(17);所述电动滑轨(2)上对应移动平台(4)中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42);所述自动转向收集装置(29)包括输送平台(55),输送平台(55)上安装有呈蜂窝状排列的转向框(56);每个转向框(56)内均安装有第三电机(57),每个第三电机(57)上均连接有第一转向轮(58);每个第三电机(57)的一侧均设置有第四电机(59),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五电机(60);每个第四电机(59)上均连接有第二转向轮(61);每个第五电机(60)上均连接有第三转向轮(62);输送平台(55)的一端均设置有送料通道(63),每个送料通道(63)的一端连接有集料框(64);集料框(64)内设置有基板(65),基板(65)与集料框(64)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66),每个缓冲弹簧(66)上均套接有伸缩管(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3)的两侧壁上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切割槽(30),置物框(3)的底面上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第一梳齿(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43),所述电动滑轨(2)、第一液压缸(5)、高速电机(7)、第一感应器(16)、第二感应器(17)和红外检测装置(42)均与控制器(43)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57)、第四电机(59)和第五电机(60)呈三角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生产单晶硅片用制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清洗液通道(14)均相互连通,每个制绒液通道(15)也均相互连通;所述转动轴(8)上安装有防护罩(68),转动轴(8)的下方设置由第二集液槽(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35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除尘机构的芯片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硅片切割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