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4858.6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鹏;李政伟;丁前前;李晓川;范学森;张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91 | 分类号: | C07D239/91;C07D401/04;C07D409/0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苯胺 氢喹 酮类化合物 合成 功能化 钯催化 活化 邻位 多组分反应 原子经济性 反应条件 环境友好 起始原料 直接合成 醋酸钯 新途径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催化N-取代苯胺邻位合成2,3- 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因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引起了化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所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邻氨基苯甲酰胺合成法、靛红酸酐合成法、邻硝基苯甲酰胺合成法、邻氨基苯甲腈合成法等。虽然各种合成方法所得产物收率很高,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些不足之处,如:原料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原子经济性差、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制备复杂、反应步骤繁杂、后处理难度大、污染环境等。因此,需要提供更加经济、绿色的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衍生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经济、简易、高效、绿色的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N-取代苯胺、伯胺、CO和醛/酮为起始原料,用醋酸钯作催化剂,经钯催化N-取代苯胺邻位C-H键活化功能化反应直接合成2,3- 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优选的,所述的N-取代苯胺为N-烷基取代苯胺、N-芳基取代苯胺、苯胺、苯环上带吸电子基或供电子基的N-取代苯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N-取代苯胺为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伯胺为开链脂肪族伯胺、环状脂肪族伯胺或芳香族伯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伯胺为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醛/酮为开链脂肪醛、环状脂肪醛、芳香醛或脂肪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醛/酮为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合成过程中还添加有添加剂和氧化剂。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KI、AcOH或HCl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为醋酸铜或O2。
优选的,所述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将N- 取代苯胺1.0mmol、醋酸钯0.05mmol、醋酸铜2.0mmol、碘化钾0.2mmol、醛/酮1.5mmol 和乙腈10mL依次加入到50mL三颈烧瓶中,伯胺3.0mmol和冰乙酸5mL混合加入到25mL 恒压滴液漏斗中,恒压滴液漏斗插入三颈烧瓶中,三颈烧瓶中间的颈接球形冷凝管,另一颈接充满CO气体的三通管;先用CO气体置换三颈烧瓶中的空气三次后,将三通管插入三颈烧瓶中并深入液面以下,使通入的CO气泡连续冒出,通入冷凝水后将三颈烧瓶放入70℃油浴中,开启恒压滴液漏斗,在磁力搅拌下反应8h,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加NaCl 饱和溶液后用1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无水Na2SO4干燥上层有机相,过滤,减压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