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5036.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真真;曾茁桐;曾光明;陈安伟;肖嵘;何凯;宋忠贤;袁雷;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3;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何文红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银 电解质 二价 水环境 应用 二价阳离子 无二次污染 重要意义 微生物 环保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二价电解质降低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性,其中二价电解质为含有二价阳离子的电解质。本发明方法利用二价电解质能够有效降低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性,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所用试剂环保、易获取,能够降低纳米银对人体、有益生物和微生物的毒性,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对治理纳米银水体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银毒理学和微生物安全性领域,涉及一种降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价电解质降低水环境中纳米银毒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Ag Nanoparticles,AgNPs)指的是粒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其粒径小于100nm,一般为25nm~50nm,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不产生耐药性。纳米银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纺织服饰、水果保鲜、食品卫生以及电子、催化等领域。随着纳米银使用的增加,纳米银释放到环境中的含量也会日益增加,从而增大环境生物的潜在环境风险,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然而,水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如pH、温度、溶解氧、天然有机物质等,会对纳米银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纳米银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研究发现,纳米银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与纳米银-微生物细胞直接接触/相互作用的几率密切相关,直接接触/相互作用的几率越小,其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越弱。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例,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能降解木质素和变性木质素的酶活系统,不仅能有效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还能将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转变为无机氯和二氧化碳,并破坏发色基团和结构,降低漂白废水中的总有机氯、BOD、COD和色度。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提高堆肥效率并最终改善堆肥产品质量。此外,黄孢原毛平革菌还能有效地富集重金属。因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重金属去除、有机物降解及堆肥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当黄孢原毛平革菌用于处理含纳米银的水体时,纳米银的强抑菌、杀菌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细胞活性,进而大大减少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因此,鉴于水环境中暴露量与日俱增的纳米银,以及这些纳米银对人体、有益生物和微生物的危害,发展一种有效减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的降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纳米银毒性的方法,采用二价电解质降低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性;所述二价电解质为含有二价阳离子的电解质。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价电解质与纳米银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二价电解质为钙盐或镁盐。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钙盐为Ca(NO3)2或CaCl2;所述镁盐为MgCl2或MgSO4。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合溶液中Ca(NO3)2的浓度≤30mM,纳米银的浓度≤170μM。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合溶液中CaCl2的浓度≤30mM,纳米银的浓度≤170μM。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合溶液中MgCl2的浓度≤30mM,纳米银的浓度≤170μM。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合溶液中MgSO4的浓度≤30mM,纳米银的浓度≤17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