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5122.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坚慧;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73;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044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酶免疫检测 非凹陷区 锥形结构 凹陷区 微孔板 凹陷 底面 围合 锥顶 检测 基层医疗单位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方向相对 工作效率 侧壁 向内 平行 延伸 | ||
1.一种酶免疫检测板,用于酶免疫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板本体,所述微孔板本体的一端面向内第一次凹陷形成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沿其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包括若干个凹陷区以及非凹陷区,每个所述凹陷区向内第二次凹陷形成底面平行于所述端面的微孔,相邻所述微孔为所述非凹陷区所隔绝,相邻两个所述微孔之间的非凹陷区上设置有一锥形结构,每个所述微孔被其附近的所述锥形结构所围合,或每个所述微孔被其附近的所述锥形结构以及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围合;
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位于远离所述非凹陷区的方向上,且所述锥顶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下方,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端面所在的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或者所述第一次凹陷沿其凹陷方向形成一扩口形凹槽,所述扩口形凹槽的扩口位于远离所述微孔的底面的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非凹陷区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尺寸一致且其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所述微孔板本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为圆孔,且其数量为2-100个,且其直径为1-10mm,且其凹陷深度为0.1-10mm,相邻两个所述微孔的圆心距为6-1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为棱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到所述微孔的底面的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尺寸一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上靠近所述微孔板本体的一端面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微孔板本体的一端面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的扩口位于远离所述端面的方向上,且所述扩口结构上靠近其扩口的一端沿所述微孔板本体的一端面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外沿,所述外沿和所述扩口结构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非凹陷区连接,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1.一种酶免疫的检测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酶免疫检测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酶免疫检测板的所述微孔内包被抗原或抗体;
S2:将样品加入到所述酶免疫检测板内,且所述样品的液面没过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并位于所述端面以下,孵育设定时间;
S3:倾去经过所述S2处理后的所述微孔内的液体,清洗后,将酶接物加入到所述酶免疫检测板内,且所述酶接物的液面没过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并位于所述端面以下,孵育设定时间后倾去;
S4:清洗后,将显色剂加入到所述酶免疫检测板内,抖动后,所述显色剂的液面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以下,孵育设定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1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MGB1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胶体金试纸检测设备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