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B-IoT的智能烟雾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5637.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杰;何煌城;周海芳;程树英;林培杰;江美玲;杨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25/08;H04L67/12;H04L67/52;H04L6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b iot 智能 烟雾 报警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烟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感报警终端、NB-IoT基站和核心网、物联网平台、客户端;所述烟感报警终端包括STM32L431单片机模块及与该STM32L431单片机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NB-IoT进行通信的BC95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烟雾浓度的采集的MQ-2烟雾报警模块和用于实现报警阈值调节的按键模块;MQ-2烟雾报警模块采集的烟感信号,通过BC95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判断烟雾浓度超过烟雾浓度阈值时在手机APP端会产生报警信号,同时下发报警命令;所述客户端用于实现系统中用户登录、消息推送、设备添加、设置设备信息以及发送下行命令功能;
所述客户端包括基于Android开发的APP,该APP通过API数据对接的RESTful接口来取得物联网平台上的烟感数据;同时也提前调用订阅接口,对烟感数据实时上传进行订阅,物联网平台通过POST消息,发送到客户端;所述APP的烟感检测系统界面中,能够显示烟感设备是否在线、是否报警、蜂鸣器开关、信号强度和设备名称;所述APP客户端还能够存储历史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发生火情的时间;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开机步骤:启动STM32L431单片机模块,自动初始化相关模块,BC95无线通信模块每隔1秒上传一次烟感数据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会在1~3秒内接收到数据;当烟雾浓度超过1000时在APP会产生报警信号,同时下发蜂鸣器报警的命令;
APP的操作步骤:APP有三个界面,分别为登录界面,监测界面和历史数据存储界面;在登录界面中要输入物联网平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烟感报警终端在物联网平台上唯一对应的设备ID和设备秘钥,其中在物联网平台注册的每个烟感报警终端都有唯一的IMEI号对应;在烟感检测系统界面中,能够显示烟感报警终端是否在线、是否报警、蜂鸣器开/关、信号强度和设备名称,在历史数据存储界面,能够准确判断发生火情的时间。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智能烟雾报警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如下:
系统数据上报流程:烟感报警终端通过MQ-2烟雾报警模块采集数据、并将数据编码;烟感报警终端通过串口,以AT命令的形式,发送已经编码数据到BC95无线通信模块;BC95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STM32L431单片机模块发出的AT命令后,自动把相关的数据封装为 COAP协议的消息,并发送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收到数据后,自动解析COAP协议包,根据烟感报警终端profile文件,找到烟感报警终端对应的编解码插件,对payload数据包进行解析,解析为与烟感报警终端profile描述文件中服务文件相匹配的.json数据,并将数据存于物联网平台之上;客户端通过API数据对接的RESTful接口来取得物联网平台上的烟感数据;同时也提前调用订阅接口,对烟感数据实时上传进行订阅,物联网平台都会通过POST消息,发送到客户端;
系统命令下发流程:客户端创建下发报警的信令,其命令的格式需和物联网平台描述的一致,然后发送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收到之后,开始执行判断烟感报警终端是否入网在线,如果烟感报警终端在线,通过查找烟感编解码插件进行编码,输出二进制消息打包成COAP报文形式,然后下发报警信令到烟感报警终端的BC95无线通信模块;如果平台判断烟感报警终端离线,那么信令会被存储于物联网平台的命令历史数据中;下发本地报警命令成功后,烟感报警终端会上报命令执行的结果,同样在物联网平台通过对应的profile文件查找烟感编解码插件执行解码,输出二进制消息,获取信令的执行结果,修改状态为报警状态,并将烟感报警终端本地报警已开启的执行结果送达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6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远程烟雾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庭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