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交软件用户动态消息转发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127.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嘉旻;张新鹏;韦平;钱振兴;李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交 软件 用户 动态 消息 转发 机制 信息 隐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信息隐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社交软件用户动态消息转发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发送者将消息加密得到二进制密文,并根据密文长度选择若干条动态消息按照约定的排列规则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初始动态序列;然后根据共享种子生成的随机流对该初始动态序列进行替换得到实际转发的新动态序列;最后发送者将中动态逐条进行转发;接收者接收到转发的消息后,根据共享的随机流将消息还原为初始动态序列,并依据约定的排列规则将初始动态序列还原为二进制的密文序列,进而解密得到消息。本发明突破了信息隐藏的固有模式,避免了因信息嵌入载体而引起的视觉和统计异常,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秘密信息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隐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社交软件用户动态消息转发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信息隐藏技术大多数是以描述客观世界的信息作为载体。以轻微修改载体数据的方式进行隐蔽通信,同时保证含密信息的感知逼真和统计逼真。但在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出现情况下,信息隐藏技术应该不断向前发展。各种信息媒介都可以作为秘密信息的载体。只有不断突破信息对抗的固有模式并开拓新形态的信息作战方式,才能在信息安全的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
行为信息隐藏即利用人类在物理世界或赛博空间中的行为隐蔽传输机密信息。历史上曾出现过以眨眼的方式传递莫尔斯码的实例。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社交网络、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等技术的普及,人类的日常行为也更容易被采集、记录和传输,利用人类行为进行信息隐藏和传递成为一种新的方式。
在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WeChat等)中,用户发布个人动态或者转发好友的动态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行为。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日常而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进行秘密信息传递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查阅文献可知,目前尚且没有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秘密信息传递的具体方案。
发明内容
利用社交网络信息普遍存在、易传递和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软件用户动态消息转发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旨在利用常用社交软件,根据不同的转发顺序进行秘密消息的传递。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社交软件用户动态消息转发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这里设有消息发送者S、消息接收者R;具体步骤如下:
消息发送者S,首先将欲传递的秘密消息加密,得到一个二进制密文序列m;
然后根据二进制密文m的比特位长度,从社交软件(比如微信)中选择与接收者R的共同好友们在某一时间段内所发布的l条动态消息,组成原始动态序列Tlist={t1,t2,...,tl};
然后不重复的从Tlist中挑选出k条动态并经过排序后组成待传递的初始动态序列(k的取值与二进制密文m对应的十进制数有关),其中a1≠a2≠…≠ak,且a1,a2,...,ak∈[1,2,...,l];
发送者S与接收者R约定的种子产生一定范围内一个不重复的随机整数序列(随机流),S对照随机流将初始动态序列Traw转换为新的动态序列Tnew并转发;
最后由消息接收者R根据观察到的转发动态,还原为二进制密文并解密。
本发明方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消息发送者S和接收者R是好友关系,并且S与R约定将他们的共同好友发布的动态作为转发动态的来源,共同好友的集合记为F={f1,f2,...,f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