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288.6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0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君;黄天文;雷晓颖;薛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18;G06F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26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排序 ip 通道 数据 校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义发送方的发送端口数m、接收方的接收端口数m';
步骤2、根据步骤1定义的发送端口数m确定发送方每次能够发送数据的比特数n,再确定每个发送端口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数t,之后根据t确定时间间隔取值的种类M;
步骤3、对m个发送端口进行编码,并建立m个发送端口发送数据的顺序与二进制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table1;
步骤4、对M种时间间隔取值进行编码,并建立M种时间间隔取值与二进制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table2,之后依据M种时间间隔取值设定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并建立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与M种时间间隔取值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table3;
步骤5、发送方将需要传输的隐秘数据A转换为二进制数据A1,根据二进制数据A1获取发送方传输隐秘数据A时发送端口发送数据的顺序、每个发送端口对应的发送时间间隔值,共m'个发送时间间隔值,其中m'为发送方传输隐秘数据A时发送端口的总数;
步骤6、发送方根据步骤5获得的发送端口发送数据的顺序、m'个发送时间间隔值发送隐秘数据A;
步骤7、接收方获取实际发送端口发送数据至接收端口的顺序,根据该端口顺序查找表table1,获得隐秘数据A';
步骤8、接收方依次获取m'个接收时间间隔值,根据m'个接收时间间隔值查找表table3获得隐秘数据B';
步骤9、对步骤7获得的隐秘数据A'和步骤8获得的隐秘数据B'进行比较,若A'=B',则数据校验结果为正确,返回步骤5发送方发送下一个隐秘数据进行校验;若A'≠B',则数据校验结果为错误,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重传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接收方的接收端口数m'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根据步骤1定义的发送端口数m确定发送方每次能够发送数据的比特数n具体为:
式中,n的单位为bi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确定每个发送端口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数t具体为:
式中,t的单位为bit,时间间隔的单位为毫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根据t确定时间间隔取值的种类M具体为:
M=2t。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对M种时间间隔取值进行编码,并建立M种时间间隔取值与二进制编码之间的关系表table2,具体为:将M种时间间隔分别记为S1、S2…SM,其取值分别为S1=a,S2=b,…,SM=v,其中1≤a≠b≠…≠v≤999且ab…v;
则对M种时间间隔取值进行编码,建立M种时间间隔取值与二进制编码之间的关系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包排序IP隐通道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依据M种时间间隔取值设定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并建立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与M种时间间隔取值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table3,具体为:
步骤4-1、依据M种时间间隔取值设定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分别为:
步骤4-2、建立M种时间间隔阈值范围与M种时间间隔取值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分别编码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2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入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身份验证及账户信息变更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