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503.2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5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鸣;吴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G01M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模组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盖板、定位组件、弹针以及麦克风。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定位组件包括工装本体、第一垫块以及第二垫块,工装本体上开设有容置槽,盖板盖设于底座上。利用第一垫块封堵扬声器模组的出音口,同时,利用第二垫块封堵扬声器模组的泄漏口;将盖板盖设于底座上,盖板与底座围合形成密闭的检测空间,给弹针施加测试信号频响;最后,通过麦克风检测扬声器模组在检测空间内的频响变化。当检测频响数值低于预设值时,那么该扬声器模组为合格品,否则为不良品,从而提高了扬声器模组气密性的检测精度,降低误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装置及利用该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广泛运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等便携式设备。微型扬声器模组用于完成电信号和声信号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模组通过出音口向外界发出声音,另外,为满足长时间工作下的散热需求,在模组后腔设有泄漏口,模组工作时泄漏口也会发出微小的声音。为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产品需在除出音口和泄漏口之外的涂胶位、超声熔接线、模内注塑钢片等设计上本应是密封的位置不能有泄漏,为此,产品制造商需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
现有的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密闭空腔以及置于密闭空腔内的收音麦克风,当待检测的扬声器模组置于密闭空腔时,其出音口与麦克风相对应。通过对扬声器模组施加扫频信号,来测试其超低频的频响,通过频响来判断扬声器模组是否存在泄漏。但是,扬声器模组本身还设有泄漏口,如果扬声器模组在其他密封的位置存在泄漏,但其泄漏量低于泄漏口的泄漏量时,该扬声器模组的频响并不会低于正常产品,因而,无法被检测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盖板、定位组件、用于施加外部扫频信号的弹针以及用于收音的麦克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工装本体、用于密封扬声器模组的出音口的第一垫块以及用于密封扬声器模组的泄漏口的第二垫块,所述工装本体上开设有容置扬声器模组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均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密闭空腔,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靠近于所述第一垫块,所述弹针穿过所述盖板且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信号输入端上。
具体地,所述工装本体的侧壁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垫块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封堵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出音口。
具体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放置槽,所述第二垫块设于所述放置槽内且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泄漏口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工装本体背离所述安装槽的端面平齐于或低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
具体地,所述容置槽的外形轮廓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外形轮廓相同。
具体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设有多个胶垫,各所述胶垫于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上时均抵靠于所述扬声器模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供的微型扬声器模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将待检测的扬声器模组置于工装本体的容置槽内,并且,利用第一垫块封堵扬声器模组的出音口,同时,利用第二垫块封堵扬声器模组的泄漏口;将盖板盖设于底座上,盖板与底座围合形成密闭的检测空间,给弹针施加测试信号频响;最后,通过麦克风检测扬声器模组在检测空间内的频响变化。在检测过程中,将扬声器模组的泄漏口被封堵,这样,能够降低泄漏口出音给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因此,当检测频响数值低于预设值时,那么该扬声器模组为合格品,否则为不良品,从而提高了扬声器模组气密性的检测精度,降低误判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响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的发热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