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终端定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7788.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书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特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52/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移动 终端 定位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通勤场景下移动终端后台运行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从而造成移动终端电量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终端定位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定位控制方法仅仅在移动终端锁屏状态下开启移动终端底层的定位服务插件进行实时定位,并关闭移动终端中获取定位服务的应用程序;进而在解锁所述移动终端后自动重启该类应用程序,并将该锁屏时间段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该类应用程序;可见,本发明的方法不仅有效节约了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的电能,同时不影响用户对应用程序定位服务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和移动终端定位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终端定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目前,各种移动终端层出不穷,且移动终端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同时移动终端安装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移动终端的电池始终是大瓶颈,一般移动终端的电池只能撑个一两天,省电需求在移动终端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强烈。
针对上述问题,文献CN103596252A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根据使用状态信息和/或用户操作信息自动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场景;根据当前场景对移动终端进行省电优化,即针对不同的场景可采用不同的省电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大幅提升移动终端的电池可用时间;根据当前场景对移动终端进行省电优化,即针对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省电模式,该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大幅提升移动终端的电池可用时间。
然而,上述方法仅能获取与当前场景无关的耗电项,并对与当前场景无关的耗电项进行清除或调整;而对当前场景相关的应用程序的耗电量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省电策略,例如,识别结果为当前场景为通勤场景,而通勤场景下获取用户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有地图类应用程序、跑步类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在该场景下尤其是待机状态下运行仍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而其仅仅为了实时获取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由此造成应用程序电流的浪费。因此,有待提出一种针对某一个场景下的应用程序省电管理方法,以在保证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移动终端定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下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台是否运行获取定位服务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1;
S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定位服务API,并自动关闭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移动终端调用系统定位服务插件,记录所述定位服务插件获取的实时位置信息;
S3,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解锁,如果是,则自动开启所述应用程序,并将记录的所述实时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定位服务API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检测获取定位服务的所述应用程序的数量,如果仅有一个应用程序,则为所述应用程序开放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服务;如果有多个应用程序,则执行步骤S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台是否运行获取定位服务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的后台运行获取定位服务的应用程序有多个,则向每一个所述应用程序发送定位频率请求信息,所述应用程序在接收到所述定位频率请求信息后向所述移动终端返回定位频率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存储并比较每一个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定位频率信息,将最高的定位频率作为系统定位频率,根据所述系统定位频率记录所述定位服务插件获取的实时位置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记录的所述实时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定位服务API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特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特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