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7947.6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郭娇 |
地址: | 5565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毒症 钩藤 煎煮 制备 文火 武火煮沸 制附片 五味子 安全无毒副作用 麦冬 栀子 原料重量份 茯苓 次水煎液 药物治疗 黄芪 车前子 淮牛膝 龙胆草 淫羊藿 原料药 天麻 丹参 党参 白术 陈皮 放入 甘草 淮山 混匀 加水 煎液 茅根 起效 取水 石斛 玄参 药渣 郁金 泽泻 治疗 生地 生姜 合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各原料重量份以下:天麻5‑10份、钩藤10‑15份、龙胆草8‑10份、栀子10‑15份、党参15‑25份、茯苓10‑20份、麦冬10‑15份、甘草5‑10份、丹参8‑15份、白术10‑15份、五味子8‑12份、车前子10‑15份、陈皮5‑10份、郁金5‑10份、淮牛膝10‑15份、生地15‑25份、石斛10‑15份、制附片8‑20份、生姜5‑7份、茅根10‑15份、淫羊藿10‑15份、淮山15‑25份、泽泻8‑15份、黄芪10‑20份、玄参15‑25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药取1400‑1600份水将制附片先煎煮28‑32min,然后将除钩藤以外的其它药放入同煎,武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18‑22min,取水煎液;将药渣和钩藤加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14‑16min,合并两次水煎液,混匀即得。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尿毒症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同时还涉及该治疗尿毒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2~5期为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不同阶段,第5期为终末期肾衰竭,又被称为尿毒症。在尿毒症阶段,除了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由于毒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而呈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
目前,尿毒症患者常采用低蛋白饮食,降压,应用钙离子拈抗剂,口服吸附剂、钙剂、维生素、铁剂和叶酸等保守方法来缓解尿毒症症状,但效果不佳;而西药甲氧氯普胺片、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绿汀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不仅效果不显著,还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病情容易反复,治标不治本,加大患者痛苦,长期服用还会产生诸多并发症,从而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损害。透析治疗虽能缓解尿毒症、肾衰等病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寿命,但透析成本高,患者痛苦大,且无法根治,一般患者及家庭无法长期接受透析治疗。
中医认为肾脏久病或严重损伤后,引起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日久又可因虚致实,阳虚则湿浊上逆,郁阻中焦;阴虚则肝阳偏亢,心肝俱病,甚至迫血妄行;由于邪实与正虚之间往往互为影响,使病情不断恶化。中药治疗不良反应小,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中药也种类繁多,但效果却参差不齐,不胜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尿毒症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尿毒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天麻5-10份、钩藤10-15份、龙胆草8-10份、栀子10-15份、党参15-25份、茯苓10-20份、麦冬10-15份、甘草5-10份、丹参8-15份、白术10-15份、五味子8-12份、车前子10-15份、陈皮5-10份、郁金5-10份、淮牛膝10-15份、生地15-25份、石斛10-15份、制附片8-20份、生姜5-7份、茅根10-15份、淫羊藿10-15份、淮山15-25份、泽泻8-15份、黄芪10-20份、玄参15-25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按重量份计,优选以下原料:
天麻10份、钩藤15份、龙胆草10份、栀子10份、党参20份、茯苓20份、麦冬15份、甘草10份、丹参15份、白术15份、五味子10份、车前子15份、陈皮10份、郁金10份、淮牛膝15份、生地20份、石斛15份、制附片15份、生姜6份、白茅根10份、淫羊藿10份、淮山20份、泽泻10份、黄芪20份、玄参25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尿毒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原料药,按重量份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辉,未经李茂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增生囊肿的身体膜粉组合物
- 下一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