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8843.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6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大屉刚史;辻淳史;池内义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342;H01M50/528;H01M50/553;H01M50/572;H01M10/058;H01M10/2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二次 电池 以及 利用 电池组 | ||
提供生产性高的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方形二次电池(20)具备:具有开口的方形包装体(1);将方形包装体(1)的开口封口的封口板(2);和配置于方形包装体(1)内的包含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电极体3,在封口板(2)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气体排出阀(17)。在封口板(2)的长边方向上,在比气体排出阀(17)更靠封口板(2)的一个端部侧设置第1识别代码(30)。在封口板(2)的长边方向上,在比气体排出阀(17)更靠封口板(2)的另一个端部侧设置第2识别代码(31)。第1识别代码(30)和第2识别代码(31)具有相同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EV)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PHEV)等的驱动用电源中使用碱性二次电池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等方形二次电池。
在这些方形二次电池中,由具有开口的有底方筒状的方形包装体和将该开口封口的封口板构成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内同电解液一起收纳由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板构成的电极体。在封口板安装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经由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板电连接,负极端子经由负极集电体与负极板电连接。
正极板包含金属制的正极芯体和形成于正极芯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混合剂层。在正极芯体的一部分形成不形成正极活性物质混合剂层的正极芯体露出部。并且,在该正极芯体露出部连接正极集电体。另外,负极板包含金属制的负极芯体和形成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混合剂层。在负极芯体的一部分形成不形成负极活性物质混合剂层的负极芯体露出部。并且,在该负极芯体露出部连接负极集电体。
在方形二次电池中,考虑对构成电池壳体的封口板赋予识别代码。能将该识别代码中所含的信息和关于方形二次电池的性能的信息或关于方形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中的历史记录的信息等建立关联。由此,能正确管理、掌握方形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制造历史记录等(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113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生产性更高、能更简单地进行管理的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形二次电池具备:具有开口的方形包装体;将所述开口封口的封口板;和配置于所述方形包装体内的包含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电极体,在所述封口板设置气体排出阀,在所述封口板的长边方向上,在比所述气体排出阀更靠所述封口板的一个端部侧设置第1识别代码,在所述封口板的长边方向上,在比所述气体排出阀更靠所述封口板的另一个端部侧设置第2识别代码,所述第1识别代码和所述第2识别代码具有相同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形二次电池的结构,成为生产性更高、能更简单地进行管理的方形二次电池。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形二次电池做出电池组,就成为生产性更高、能更简单地进行管理的电池组。
通常,在方形二次电池中,在封口板的中央部分形成气体排出阀。因此,在封口板设置识别代码的情况下,在从封口板的中央部分偏离的位置设置识别代码。如此,若在从封口板的中央部偏离的位置设置识别代码,则在方形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或电池组的制造工序等中,存在需要使读取识别代码的识别代码读取装置或将各部件安装在封口板的安装装置等装置进行移动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形二次电池的结构,在方形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或电池组的制造工序等中,能减小使读取识别代码的识别代码读取装置或将各部件安装在封口板的安装装置等装置进行移动的必要性。因而,成为生产性更高、能更简单地进行管理的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成为生产性更高、能更简单地进行管理的方形二次电池以及利用其的电池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8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