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39311.5 申请日: 2018-07-27
公开(公告)号: CN108853138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刘经星;牛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14 分类号: A61K33/14;A61K9/46;A61P1/12;A61P3/12;A61K31/7004;A61K31/194
代理公司: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代理人: 冯慧云
地址: 230022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口服补液 盐泡 氯化钠 氯化钾 无水葡萄糖 预凝胶淀粉 阿司帕坦 碳酸氢钠 枸椽酸 吐温 制备 崩裂 活性成份 快速溶解 有效治疗 药丸 小碎片 药片 二氧化碳 澄明 起效 遇水 组份 携带 缓解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以氯化钠、氯化钾、枸椽酸和无水葡萄糖为主要活性成份;以碳酸氢钠、预凝胶淀粉、吐温80和阿司帕坦为辅料;该口服补液盐泡腾片的组份及各组份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氯化钠5%‑10%、氯化钾2%‑6%、枸椽酸3%‑5%、无水葡萄糖30%‑50%、碳酸氢钠2%‑10%、预凝胶淀粉6%‑12%、吐温80 0.2%‑0.4%和阿司帕坦0.1%‑0.3%。本发明:口服补液盐泡腾片不仅遇水时产生二氧化碳,使药片迅速崩裂成小碎片,所含的药用成分也能快速溶解,对于需要药物迅速起效的急、重患者能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缓解症状,也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服用药丸困难的患者,携带、使用方便和外观澄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服补液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服补液盐的研制,自1964年人们发现葡萄糖具有促进胃肠粘膜吸收Na+和水的作用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纠正脱水。现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腹泻、脱水的首选药物之一,其后又由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推荐,用于治疗人霍乱、病毒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并获得了成功,且迅速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ORS纠正脱水酸中毒成功率达95%以上,脱水纠正时间多在24小时内,且无明显副作用,每年大约可挽救100多万脱水患者的生命,其疗效被普遍公认。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厂家还不断推出含有多维、氨基酸及抗生素的新一代电解质平衡液,使口服补液盐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现阶段,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造成的脱水的口服疗法有口服补液,而早期的口服补液对于非重度的脱水及重度脱水的维持治疗都能起到较为明显的疗效,有效率达95%以上。因此对于轻中度的脱水治疗,早期、合理、安全的进行口服补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口服补液盐(ORS II)(散剂,13.95g/包)的服用方法:一包溶于500m1水中,4-6小时内服完,日不得超过3000m1。但是,现行的包装和剂型使ORSII(散剂)的使用存在以下缺陷:散剂外包装为铝塑袋包装,体积较大,在运输、携带方面十分不便;在冲服时,药袋一次性打开后,不能再封闭,容易造成污染,且在外倒过程中容易使袋内剩余药粉与水分接触,产生结块、变色等现象:另外,散剂在外倒过程中容易被流动的空气吹散,使实际用药量减少。最重要的,散剂一次用量过大,使得临床要求的使用方法不易被掌握和实现,这将会极大影响口服补液盐的效果和安全性。另外,如果做成普通片剂,需要额外添加和服用大量辅料,而且每次需服用大把药片,使用不便,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与昏迷病人等。如果将普通片剂溶解在水中后服用,普通片剂崩解速度过慢,且所用辅料不溶于水,使得生成的补盐液外观浑浊。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

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以氯化钠、氯化钾、枸椽酸和无水葡萄糖为主要活性成份;以碳酸氢钠、预凝胶淀粉、吐温80和阿司帕坦为辅料;

该口服补液盐泡腾片的组份及各组份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

氯化钠5%- 10%、氯化钾2%-6%、枸椽酸3%-5%、无水葡萄糖30%-50%、碳酸氢钠2%-10%、预凝胶淀粉6%-12%、吐温800.2%-0.4%和阿司帕坦0.1%-0.3%。

可选的,一种口服补液盐泡腾片,该口服补液盐泡腾片的组份及各组份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氯化钠5%、氯化钾2%、枸椽酸3%、无水葡萄糖30%、碳酸氢钠2%、预凝胶淀粉6%、吐温800.2%和阿司帕坦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9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