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9849.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健;马磊;姜大鹏;张爱武;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探针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测试探针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够克服现有技术引压管易变形、易弯折及与测试设备连接易漏气方面的问题。该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包括:引压前端,为圆柱体,沿轴向开设通孔;引压后端,一端与引压前端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一侧为平面,且沿平面的垂直方向开设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内锥面,形成内锥空间;其另一侧沿通孔轴向开设凹槽,凹槽与通孔连通,且在凹槽顶面开设多个引压孔,引压孔连通凹槽与内锥空间;引压管,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凹槽,且与引压孔连通。上述移动探针引压结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引压管背向引压前端的一端穿过导向管与测点连通;第二步,将引压前端固定于导向管内部;第三步,将测试设备与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探针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探针是重要的测试工具,其功能是由移动机构带动其移动并进行数据采集,由于移动探针在使用时需要穿过移位机构的安装孔因此移动探针引压结构最大尺寸不应超过位移机构安装孔的尺寸,因此使引压结构的尺寸受到了限制。
为此,当前移动引压探针的引压结构多设计采用多根细长的引压管,并由胶管连接的方式,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引压管3由不锈钢管制作,其一端穿过导向管1与测点5连接,另一端与引压接嘴4焊接连接,且在导向管1背向测点5的一端设置堵盖2用以封堵导向管及固定引压管3。使用上述移动探针时,需先调整引压管3的轴向与导向管1的轴向平行,然后将引压接嘴4、引压管3、导向管4穿过位移机构安装孔,并将引压接嘴4通过胶管与测试设备连接。
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移动探针测点5较多,相应有较多的引压管3与之连接,为避免引压接嘴4之间的相互干涉,需设计引压管3不同的长度,在其数目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引压管3较长,致使其容易弯曲甚至折断。
2、经多次使用后,由不锈钢管制作的细长的引压管3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致使其难以穿过位移机构的安装孔,且会影响实验测试的准确性。
3、在其使用时,引压接嘴4与胶管连接处容易漏气,且拆装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或减轻上述至少一方面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包括:
引压前端,为圆柱体,沿轴向开设通孔;
引压后端,一端与引压前端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一侧为平面,且沿平面的垂直方向开设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内锥面,形成内锥空间;
其另一侧沿通孔轴向开设凹槽,凹槽与通孔连通,且在凹槽顶面开设多个引压孔,引压孔连通凹槽与内锥空间;
引压管,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凹槽,且与引压孔连通。
优选地,引压管位于凹槽内一端的端面与凹槽内壁焊接固定。
优选地,凹槽中填充有填料。
优选地,通孔中填充有填料。
上述引压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引压管3背向引压前端6的一端穿过导向管1与测点5连通;
第二步,将引压前端6固定于导向管1内部;
第三步,将测试设备与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9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测用数采仪
- 下一篇:一种精密仪器的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