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0014.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展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棒 炉膛 炉体本体 通孔 电磁感应加热 保温炉 横插式 杆部 减小 金属氧化物 节能效果 金属溶液 炉体侧壁 头部密封 氧化反应 氧气发生 受热 金属渣 热散失 浸没 料液 铝液 废弃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包括炉体本体和加热棒,炉体本体内设有炉膛,所述炉体侧壁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与炉体本体的炉膛相连通,所述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杆部和加热棒头部,所述加热棒杆部贯穿所述通孔插入炉膛内部,所述加热棒头部密封所述通孔。本发明的加热棒浸没于铝液中,可减小炉膛内气体温度,防止金属溶液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减少废弃金属渣的生成,此外,加热棒横向插入使得料液受热更为均匀,且能减小热散失,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保温炉,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保温炉是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保温的加热棒浸泡式保温炉。在感应保温炉中的交变磁场的搅拌作用下,铝中材质的成分和温度均较均匀。感应保温炉除能在大气中加热保温外,还能在真空和氩、氖等保护气氛中加热或保温,以满足特殊质量的要求。感应加热棒在透热火保温软磁合金、高阻合金是其中一种保温炉。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加热棒自上而下插入炉膛内,然而由于热量向上传导会造成加热棒电性元件损坏,并且由于加热棒自上而下插入,会有部分加热棒高出金属溶液液面上方,会造成热能浪费,并且某些金属溶液在高温情况下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金属,造成金属溶液不纯,容易产生氧化金属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所述炉体侧壁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与炉体本体的炉膛相连通,所述加热棒包括加热棒杆部和加热棒头部,所述加热棒杆部贯穿所述通孔插入炉膛内部,所述加热棒头部密封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整体呈L型结构,炉体本体内部设有L型炉膛,L型炉体本体的两头部的顶面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取液口,所述进料口和取液口分别与炉膛的两端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杆部包括石墨棒、陶瓷棒和电热丝,所述石墨棒呈中空结构,所述陶瓷棒安装于石墨棒的空腔内,所述陶瓷棒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电热丝缠绕于外螺纹之间的间隙,所述电热丝与石墨棒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头部由两个直径不同的柱体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直径较小的柱体的顶面与直径较大的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杆部与直径较小的柱体底面相连接,直径较小的柱体限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直径较大的柱体贴附于炉体本体外壁,封闭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顶面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炉膛相连通,且开口位于加热棒杆部上方,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料槽,所述料槽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料槽底部呈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本体的炉衬包括外板、耐火浇注层、绝热板和绝热陶瓷纤维板,所述耐火浇注层贴附于整个炉膛外周,所述绝热板贴附于整个耐火浇注层外周,所述绝热陶瓷纤维板贴附于整个绝热板外周,所述外板贴附于整个绝热板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加热棒浸没于铝液中,可减小炉膛内气体温度,防止金属溶液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减少废弃金属渣的生成;(2)本发明中加热棒横向插入使得料液受热更为均匀,电能转换率高,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3)本发明可避免由于热量向上传递而造成电性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横插式电磁感应加热棒保温炉的俯视图;
图4为保温炉炉壁组成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展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展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